返回第35章 大明宝钞,朱高炽的手段(2 / 2)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首页

明朝曾用宝钞给各地的藩王发俸禄,结果各地的官府苦不堪言。

怎么说呢?

藩王拿到了宝钞,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废纸,商贾都不认。

但他们有权势,直接逼迫地方官府兑现。

这是朝廷发的,地方官府敢不认吗?

藩王再施压,地方官府只能认栽。

朱元璋出身布衣,对“通货膨胀”的考量,没有太多的重视。

再加上大明百废待兴,需要用到钱财的地方太多了。

他尝到纸币的甜头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就导致了宝钞一路贬值,最后直接失去了信誉。

朱高炽硬着头皮推行,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朱棣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没给什么好脸色。

朝廷的信誉也很重要啊!

朱棣最终是败给了现实,只是差一点气吐血。

恰逢徐氏邀请看戏,朱棣也就决定放松放松。

大明这本账,怎么算,都算不明白。

朱元璋坚持了三十多年,朱棣罕见地心疼起老爹来。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劫富济贫”。

他抄了这么多官员的家,也算是有点小富。

朱棣可不敢这么做。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权势滔天。

他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

朱棣得位来自侄儿,他需要藩王、官僚集团的支持。

夏原吉为了搞钱,比朱高炽夸张多了。

他甚至提出了禁止民间用金银铜交易,全部用宝钞。

结果文武百官齐齐反对,这才没有执行下去。

开玩笑,要是都用宝钞了,百姓的损失微乎其微。

官僚集团、豪绅、商贾的损失,那可就十分惊人了。

百姓本来就没钱,有钱的是官僚、豪绅、商贾啊。

宝钞贬值了,他们肯定承受最重。

百姓只要有吃的,可以一年不花钱。

有钱人能吗?

他们可是处处和钱打交道。

当然,物价的上涨,也会影响民生。

但封建人治下,是可以调控的。

比如朝廷规定一两银子购买一石大米,商贾敢卖高价就砍头,直接了当。

诸葛亮和刘备在蜀中,就是这么干的。

蜀国发行“直百钱”“太平百钱”,再以政策稳定物价,直接把蜀地豪绅刮干净。

后来成都危急,蜀地的豪绅拍拍屁股就投降了。

谯周就是典型的蜀地大儒。

为蜀汉赴死的,大都是外地豪绅。

大明的“宝钞”,也是同样的产物。

通过货币政策,收割天下。

明朝的商税很低,但有一部分通过宝钞回流了。

朱棣一边听着戏曲,一边逗弄聪明伶俐的孙儿,朱瞻基。

如今的朱瞻基不过三四岁,脸上一团英气,十分像朱棣。

朱瞻基出生时,朱棣还做了一个梦。

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称: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大圭象征着权力。

朱瞻基的诞生,就预示着吉祥,朱棣更是对他疼爱有加。

“位卑未敢忘忧国,孙儿长大了也要做将军,保家卫国。”

朱瞻基稚嫩的声音,在朱棣耳畔回响,他爽朗地大笑着,心情舒畅。

“好!”

“爷爷封你做镇北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