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第一场葬礼(2 / 2)唐风盛首页

……

唐人的丧葬流程在完成初终、招魂、发丧、护丧等十数种礼仪后还会停柩等待下葬。

当然这等待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皇帝五月,官员三月,庶人通常是一个月。

当然也会有例外,比如现在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下葬前只停柩三个月。

一个月后,祖母安稳下葬。

在这一个月中,卢承康尽力做到了嫡长孙的义务,亲自走完了丧葬流程。

同时,他也渐渐熟悉了唐朝的生活,对目前的处境做出了初步的规划。

“现在是武德八年,李渊还在位,但明年就会发生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了,然后李世民登基,大唐就步入了强盛的贞观朝。”

卢承康前世虽为文科生,但毕竟工作了这么多年,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基本都忘光了,只还记得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人名。

“这个穿越的时间不错,给自己预留了谋划的时间。”卢承康在纸上边写边想道“在唐朝做官,能有人引荐是最好的,就是不知道族中是否有人推举自己……”

而就在这时,二叔找了过来,让卢承康赶快收拾好行囊,赶紧启程去参加下一场葬礼,去长安为伯父卢赤松奔丧。

这倒是和卢承康的想法不谋而合,去长安肯定能有更多做官的机会。

其中,二叔还强调道“当别人问起行程时,一定要答‘奔丧’而不是‘吊唁’”。

不过这点卢承康没太在意,奔丧和吊唁意思不是差不多吗?

相反,卢承康对这个伯父非常感兴趣,在记忆中,伯父卢赤松在几年前就获封了范阳郡公,生前在太子府任太子率更令,从四品上,属于目前族中官位最高的了。

并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原身和卢赤松以及其子孙的关系非常好,连“承康”这个名字都是卢赤松所起的。

卢赤松的后代们已有二三十岁,基本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卢承康清楚记得,其中年龄最大的卢承庆后来好像官位做到了丞相。

“既然关系这么好,推荐自己当个唐吏当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后续可再凭功绩升官。”卢承康心里踏实下来,既然道路已经规划好,那么一路走下去就好。

祖母的葬礼结束于七月十九日,卢承康没有停留,七月二十日启程,因为是轻装上阵,所以只带了一个奴仆。

突厥人南下入侵,一路打到了相州,卢承康迫不得已只能绕路走晋阳至洛阳一线。

……

高平县北部羊头山,江猪岭,风随意一刮,就能带下来二三片半熟树叶。

树叶像是长了眼睛,不偏不倚落在了正在前往参加第二场葬礼的卢承康脑袋上。

在太阳由偏东转向偏西的巳时至未时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更何况是唐朝的七月。

在海拔超过一千米的山上,空气畅快地流动,扫荡着道路上的落叶,卢承康发誓,这里一定超过了四十度。

“爬上眼前的猪葱岭,就能进长平关休息片刻了。”

说话的是曾四,因去长安的路比较复杂,所以卢承康在上党找了他做向导,祖辈都是做猎户的,到他这一代因为觉得打猎没前途,所幸读些书,跟着商队跑商锻炼了几年,因为最近商队解散,所以干些引路的活补贴家用。

“那么大概还需多久啊?”卢承康望着没有尽头的山路,实在看不到希望。

“二十里路。”曾四掰着手指计算道:“按照咱们当前的速度,还需一个时辰。”

听闻此言,卢承康顿时感觉没了希望,丽日悬高空,万道金光穿云而下,在这种闷热的天气中待两个小时怕是要中暑。

曾四看到卢承康面露失落神情,猜测到了原因。

“卢郎,今夜会降雨,等到明日出发时就不热了。”

“何出此言啊?”卢承康只当曾四是安慰自己随口说的,虽然七月正是雨季,降雨频繁,但能精确到天还是有些夸张,毕竟前世天气预报的报道有时还不准确。

“卢郎忘了我是何出身了?”曾四一脸认真,笃定的说道:“我虽没捕过猎,但猎户的本事可都学过,这预测天气变化可是必备的技能。”

随后,曾四还扬起脑袋得意地说道:“我们这些猎人之子,自小就背过‘云南行,蝼蚁徒,北麦夜开;云西行,蜻蛉噤,雨水将至’,想那时我还是第一个背过的。”

噢!卢承康明白了,原来就是凭借着谚语来观察啊,而且听着也挺有道理的。

比如这云向南或向西走的云就是从海面飘来,充满了水汽,来到新的地区当然会降雨,还有这蚂蚁搬家,蜻蜓不会叫都是因为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