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地机穴(1 / 1)十四经穴首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微风轻拂,道路两旁的树木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只见一位路人捂着肚子,脸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太爷爷见状,赶忙上前询问。

路人虚弱地说道:“我这肚子突然疼痛难忍,像是有一把刀在里面搅动,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实在是受不了啦。”

太爷爷让他坐下,仔细地为其诊脉,又观察了他的舌苔和面色,而后说道:“你这是脾胃虚寒,加之饮食不节,导致寒湿凝滞于中焦,气血不畅,故而腹痛。”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地机穴以缓解疼痛。太爷爷一边让我记住穴位的定位,一边说道:“地机穴,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这是足太阴的郄穴,善于治疗这种突发性的急性或血症,而且对治疗腹痛,还对脾失健运所致的腹胀、腹泻,以及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都有良效。”

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确地刺入地机穴,轻轻捻转提插。没过多久,那路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情。

路人感激涕零:“多谢先生妙手施救,这疼痛真的减轻了许多!”

太爷爷微笑着说道:“还需注意饮食,不可再贪凉食冷。这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气血深聚之处,刺激它能健脾利湿、调血通经,今后若再有不适,可自行按摩此穴。”

告别路人后,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而这次奇妙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系中,“地”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大地被视作万物生长的基础和依托,承载着世间的一切,具有广袤、坚实、稳定和滋养的特质。

脾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属土,恰如大地般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地机之“地”,深刻地反映了此穴与脾土之间内在的同源性和一致性,意味着它如同大地一样,具备着稳固、承载、化生和滋养的关键作用。

“机”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理解为枢机、机要、关键之所在,代表着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节点和核心环节。地机之“机”,形象地指出了该穴位在脾经气血运行过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正如天地间阴阳变化、四季交替存在着特定的规律和枢机,人体内部气血的流通与脏腑功能的协调也依赖于一系列关键的穴位和经络通道。地机穴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掌控着脾经气血的调节和平衡。

从中医经络腧穴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地机穴作为脾经的郄穴,郄穴通常是气血深聚的部位,阴经的郄穴往往治疗血症和急症,而且本穴具有强大的调节气血、疏经通络的功能。

当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于体内,导致“地”之承载和化生功能失调,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水肿等病症时,刺激地机穴能够有效地激发脾经的气血运行,增强脾的运化之力,促进水湿的代谢和排泄,恢复脾土之机,就脾的统血功能而言,若脾不统血,容易引发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病症。地机穴通过精准地调节脾经气血,发挥着调理月经周期、控制经量、止血固经的显着作用,恢复脾土统血之机。

此外,地机穴所处的位置与下肢的经络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通过针刺、艾灸或按摩等刺激方式作用于地机穴,可以疏通四肢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四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尤其是下肢,因为脾为阴中之至阴脾又主四肢,而下为阴,故对下肢活动不利,犹如失去生生之机,可以恢复下肢以及四肢的生生之机!

地机穴,恢复大地生机之穴!地机穴之“地”精准地映射了其与传统文化中大地的深厚渊源和相似特质,“机”则明确地揭示了其在脾经气血运行中的核心机要地位。正因如此,地机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治疗因脾失健运、气血失调所导致的多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