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江南的某个县级小城,康城。此城虽历史却可以追溯到2千年以前。也算是有历史渊源的一座县城了。自古就有人外出做买卖,买各种手工制品。
康城东北方向有一条通往隔壁县的主道,这是省道。康城境内的这段省道,有如一条强有力的粗绳,串连起了康城的各个东部北部乡镇。
对于这条省道,我的记忆里是父母亲,兄长和我,一家四口踩着2辆自行车沿着省道到过本地的名胜景区爬山游览。
东城村就在康城的东面,属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一个并没有规则形状的村落。
这个自然村人口2000左右,姓林的村民占据多数。从村子北头走到南头,需要40分钟,东头走到西头需要30分钟。村子分了20个小队。我妈,林小萍,就是村里3队的,在村子的南面。而我爸在村子的北面,是10队的。
在康城当地,东城村算是规模较大的,无论是按照地域面积还是按照人口数量。听长辈们说,东城村有一定的名气,不过不是好的名声,是说穷的名声。这个村子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没有名山大川这样的自然资源可以依靠,也没有出了什么名人,更不是什么黄金的地理要害位置。总之,既没有背景又没有特色的平凡村。人口多,地却少,仅有的地居然还有不少是难以留住水源的且不富饶的低山,丘陵。
东城村的东面,隔着山地和一小片良田,就是省道。省道在此开了口子。方便村民进出,也是有一条乡道与省道打了个十字交叉。那山上多栽着松树。偶尔也见桔树,梨树,桃树。那片桃林是10队的某户人家承包下来,发动家里全部的劳动力,勤勤恳恳,日晒雨淋开垦并辛勤管理的成果。山地里当然还有不少杂木。还有勤劳的村民,但凡见到可以开垦的荒地,必是见缝插针般地辟出来,种上各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