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已四月初五,按前世推算,南京那边此时对京师沦陷一事并不知情;另外四月初七,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甚至准备率兵渡江欲北上勤王。
该说不说,史可法虽无统兵之能也无政治权术,倒是对于大明颇为忠心,其骨气也非是诸多群臣可比。
直到四月十七,从北京一路逃出的原大学士魏炤乘证实黄河以北已几乎沦陷,顿时将江南等地的大臣们吓得如五雷轰顶般,立即乱成一团。
不过今世陆靖塘将永王救出,倒不至于如前世那般群臣无首。
大明留都南京距京师足有两千之里远,按当时行军正常速度一日行军不过四十里,若按这般行军速度计算,恐怕需要行军五个月方可抵达。
这还是途中不做停留,不出任何意外需五个月。
即便打算先行抵达山东,再朝南京进发也至少需要半月,如按这般速度,怕是还未赶到南京那边就已经拥戴福王登基了。
届时永王抵达,怕是要起大冲突。
因此,在拜别李过李岩二人后,陆靖塘携众人立即策马离开京师,继而朝大营驻地快马赶去。也是不愿夜长梦多,毕竟此地依旧还是顺贼的地盘。
几乎没怎么休息,一行人快马加鞭临近天黑终于在白广恩的配合下从通州出城,朝营地离去。
终于,车光柱率骑兵早已在距通州不远处等候多时,更是派数名哨骑日夜巡视,生怕陆爷与他们擦肩而过。
终于哨骑来报,远远看见一串火光从通州城门出来,车光柱虽不敢确定但也怕陆爷出来遇不到他们,便只好率骑兵迎上去。
两方人马在相距不远处终于认得对方,车光柱惊喜一声,忙拍马上前。
“陆爷,大哥,终于等到你们了。”
随即注意到身后竟跟着个小太监,肩头处还抱着个孩子。随即下意识反应过来,以为是太子殿下,却又觉得不对劲。
“此乃永王殿下。”胡守亮一旁解释道。
明白过来的车光柱没有多问,深知他只需听从陆爷和大哥的吩咐就好,其他一概莫要追问。点了点头,便立即护送陆靖塘一行人前往营地。
半个时辰后到了营地,诸将领皆未入睡,都在翘首以盼陆爷的回归,终是在深夜等到陆爷和胡大哥,自然也见到已趴在小太监肩头累极睡着的永王。
将永王安顿好,众人便在帐内简单商议之后去路。
胡守亮想着永王已经归还,顺贼刘芳亮也会放行,不如索性加快行军步伐日夜兼程赶到山东,扶永王登基,自是想着首先安天下人之心。
其余几人也都类似这样的看法,毕竟区区三千兵马并不敢保证永王不出意外,而若是将永王于南京登基,他们不仅以此重整旗鼓再行北伐,拥立永王登基更是有着从龙之功。
自古以来凡拥立登基的臣子,皆给予封侯大行赏赐,他们这些人到时候赏赐一个总兵衔怕也是稳当的。
而陆爷更是很可能直接封侯,可谓是一飞冲天。
如此极大的诱惑,他们这群在辽东受了多年罪的将领怎能不心动?
不过端坐主位的陆靖塘却是一言未发,似乎另有其他考虑,搞得一向善于察人心思的池有权也不敢发声,即使他对从龙之功朝思暮想。
其余几人也看出陆靖塘对这个提议似乎并不认同,一营坐营官戚玉川扫了眼众人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