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水星来客(1 / 1)火星狂想曲首页

正当原物世界各大势力忙着自己事情的时候,火星人类布置在水星周围的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水星表面的非正常现象。

原本这组探测器是为了例行的检查各行星表面的气象和星球运转数据。但布置在水星表面的探测器却探索到了一个围绕水星运行的巨大天体。在人类最早发现水星之后,便确认了水星是个孤独的星球,水星是没有卫星的。这可能跟水星离太阳近的缘故,多余的小天体都坠入了太阳的轨道,并被蒸发。

但这一次,在水星运行的黄道面上,探测器探测到了巨大的天体围绕水星绕行,而且这天体没有受到太阳引力的严重影响。而从形体上看去,这个天体显然不是自然生成的,它的形状不像球形,而是很像三角锥,就类似于地球上的金字塔一样,对,就是金字塔。难道埃及法老已经实现了星际航行?

联合国接收到了这个信息,经过询问,这个天体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且地球上的斜月组织也回复不是他们的。水星上的探测器向这个天体发送了很多的信号、文字,但根本就没有得到回应。

于是联合国便决定进行登陆这个天体进行探测。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0多天,而这个天体绕水星却是快速的绕行,大概就是2各地球日就完成一个绕行。金字塔天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探测器一样,在对水星进行测绘。

登陆计划响应的国家没有几个,北美、欧洲和大沙忙着争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资源,无瑕顾及。阿宝的斜月组织明确回复了不会参与此次行动。而落在非洲的棒子等小国家倒是对探测水星兴趣极大,他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于探测,而是希望能够在联合国崭露头角,获得关注。

乔治娜对这些小国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但在真正的登陆行动上,还是找到了周启明,希望华夏主导这一次的登陆活动。华夏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影响力上,也绝对不是这些国家可以比的。华夏在最近的几次行动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统筹能力。

但我本身对水星这个区域也不是很感兴趣,他太靠近太阳了,对飞船的要求极高。而且这片区域资源稀薄,没有开采价值。于是我便安排周冲派出一支华夏的舰队带领棒子国这些小的势力,一同登陆金字塔进行探测。

本来以为这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但三天之后,登陆金字塔天体的几艘飞船便失去了联系。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受到水星磁场的干扰,或者是太阳风暴粒子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几艘登陆的航天飞船依然是静悄悄的,就好像蒸发了一样。

水星周边的探测器于是接受到指令前往金字塔区域进行探测。从拍回来的画面看,金字塔的周边有点雾蒙蒙的感觉,探测器根本就拍不清楚画面。太空中真空的环境是绝对不可能有雾气环绕的,这些所谓的雾气,很有可能就是这个金字塔探测器布置在周围的一种视觉干扰效果。

其中一架探测器进一步接近,进入了一片雾气之中,随后便与地球人类失去了联系。或许这整个过程,就是与之前那些宇宙飞船消失的原因是一样的。

其他的探测器使用强光,甚至是激光也无法穿透这些迷雾。而在一艘探测器发起攻击的时候,迷雾在停顿了几秒之后,以同样的武器击溃了发出攻击的探测器。探测器被击毁之后,便没有了动力,坠向了水星。攻击的武器仿佛就像是遇到了镜面反射。

不久之后,水星的这个不速之客便消失了,就是在探测器的眼皮子底下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原先登陆的飞船和探测器,直白的出现在消失的金字塔天体轨道上,并且航线好像被设定好一样,目标直指火星轨道。飞船上的人还活着,只是都睡着了。还没到达火星,人类便接收到了飞船的信号。

回来的船长和船员们描述了他们简单而不可思议的过程。他们的飞船接近这天体的时候,也是看到了一片迷雾。几艘飞船在外围试探无果之后,便进入了这片迷雾。他们进入迷雾之后,便看到了一座金字塔。那种感觉,就好像人不在飞船上,而是就在金字塔的脚底。于是所有的人便开始沿着路线向金字塔攀登。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攀登。只是跟着前面的人就往上爬了。也不知道爬了多久,首先是船长们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正在返回的路线上,于是便向火星和地球发起了信号。

飞船上的电脑系统也是很奇怪,没有记载特别的信息,只是其中的一段航行记录被抹除了,就像这段时间根本没有航行一样。这段时间正是飞船从进入迷雾到船长们醒来的时间。

“交给火星和地球的超级计算器去分析吧。”我向周冲说道,这种探究工作,由超级计算机来分析最合适。除了飞船上的记录,还有飞船周身的那些交换的物质,也能分析出来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宇宙中很多的天体都会携带辐射粒子,经过这些辐射粒子的分析,就能探测到这些物质属于哪个时间。这也是当今人类考古学最基础的理论。而超级计算机却能替代人类的工作,完成大量的物质微粒的分析工作。

但超级计算机分析的结果让所有的人类大吃一惊。这些微量粒子所带来的辐射分析,这个金字塔天体诞生的时间应当是人类计算的的奇点大爆炸之前的时间。换句话说,这个金字塔天体是在宇宙诞生之前就存在的。怎么可能?!

难道人类对于奇点大爆炸的推算是错误的?还是说,这个金字塔确实是大爆炸之前的产物。奇点之前还有世界?

于是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我们刚刚组建的专家队伍,让这些物理专家们去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