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回:且从虎穴暂栖身 劝谏规诫救黎民(1 / 2)宋帝心事有谁知首页

上回说到,高忠义为了侠义相助李氏一家人没有结果,只能跟随朱勔回府去再想办法。

随着一路吆喝吹吹打打,高忠义跟随朱勔来到京都开封最繁华地带。远远望见一座豪宅大院:门外方圆几百米内无一杂物,面南背北一座朱漆大门,门楣两侧高挂一对大红灯笼,灯笼上面的黄字“朱”字十分显眼。门口一对石狮子张牙舞爪,怒视前方,凶猛异常。两旁的士兵高大威猛,手按刀柄,审视着进进出出的每个人。

进得院落,中间是一处照壁,材料用工讲究,基座是陕西富平宫里的大墨玉石,两侧镶嵌的龙凤呈祥图案则是着名的陕西蓝田玉。旁边两侧的假山怪石嶙峋,花草郁郁葱葱、溪水流声潺潺。高忠义一看心中大喜,琢磨着怎样让朱勔释放李氏一家人,并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高忠义见此情景,赶紧说道:“真没想到朱防御使是这么一个文雅之士,我们这些儒生自愧不如。”

朱勔一听心花怒放。虽然夸奖奉承他的人不计其数,但能得到儒士的夸奖自然是乐呵呵的。他自谦道:“我朱某乃一介武夫,只是附庸风雅罢了。”

高忠义说道:“不然、不然。防御使走南闯北,经营商业,自然见多识广。陕西这些蓝田玉、富平墨玉石能在您的府中,就说明您慧眼识珠啊。这些东西在我们当地十分宝贵,只有文雅之士才能懂得其中韵味。”

朱勔连声说:“哪里哪里。”

再往进走,是一巨大中堂,悬挂一幅对联:“为官清廉,明镜高悬辨忠除奸;衙门南开,阳光普照断是说非。”

高忠义赶忙说:“惭愧惭愧。我一个儒生,反倒不如朱防御使的儒家斯文。外面只知道朱防御使行伍出身,又是经济大师,哪里知道朱防御使的文化才艺早在众多文官之上呢?”

宋代社会由于长期崇文抑武,许多武将终生追求的就是能有个文官称号。听到儒士这么夸奖自己,更是心花怒放。于是喜笑颜开吩咐道:“给高官人斟茶看座。”

主客坐定之后,双方寒暄几句,高忠义也就再把朱勔奉承几句,说了自己的经历。朱勔说到:“我也是在蔡相公手下当差,早就听蔡攸蔡学士提起过你。”高忠义说那时自己出道不深,年轻气盛,万万不该那样,还准备向蔡学士赔罪呢。又说李家父子是自己远房亲戚,流离失散多年,没想到在这里碰见,还望大人不记小人过,高抬贵手。

朱勔心想:“这个高忠义原本就听蔡学士说过。坊间传闻这个高县尉武功超群,医术精湛,忠诚义勇,侠肝义胆,清正廉洁,如果他能被我利用,岂不是能洗涮掉我在民众中的污名,办事起来不是更方便吗?”想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朱勔本身见过许多场面,又不差钱,反而有文人儒士交接,何乐不为呢。于是喝道:“王都虞候!快把高官人的亲戚放了”。

高忠义喜出望外,赶忙作揖答谢过了。

朱勔正色问道:“不知高县尉以后何处高就?”

高忠义心想,自己目前是个散官,无所事事。但是薪水微薄,仅能养家糊口,不能总是靠亲朋好友接济。《礼记》中说“富润屋,德润身。”古人也常说“为官莫要贪,为商莫要奸,要想做善事,手中先有钱(权)。”

于是高忠义答道:“卑职三生有幸,正在走投无路之际,没想到在此遇见朱防御使。朱防御使上报君主之恩,下解黎民之忧,万民敬仰。我目前还没有想好去处,正在为生计发愁呢。”

朱勔说道:“如此甚好。如果高县尉不嫌弃,就给卑职帮忙,不知意下如何?”

高忠义说道:“我目前还是一个被贬之人,还不能完全是自由身。况且,我逍遥自在习惯了,恐怕误了朱防御使的事情。”

朱勔说道:“这个无妨。我们本身搜集花石纲物品,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完全凭运气。如果高县尉以后在那里发现有奇花异草、怪石金宝,拜托给朱某捎回来就可以了。”

高忠义说道:“卑职哪里敢不承命!那就谢过防御使了。”

朱勔一听大喜,大手一挥,一名军士走上前来。朱勔喝道:“安排高县尉到客房休息,明天陪高县尉快活一番。我今天骑马逛街有点累了,就失陪了!”临走还叮咛一句“好生伺候高县尉”,就回后房去了。

高忠义这才将李家父子三人叫到房间,斟茶压惊。原来老人是唐末大将军李克用的后人,五代战乱年代流落到泾阳。这个小伙是他儿子,现年26岁,名叫李英布。女子是他的妻子,名叫王秋莲,现年22岁,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家道衰落,两家人同病相怜、门户当对也就结亲了。现在是政和二年(1112年),高忠义24岁,就称呼李英布为兄长。虽然秋莲被自己小一些,但是按照老家习俗,他仍然称秋莲为嫂嫂。高忠义安排他们一家人草草吃点饭菜,暂时歇息一阵。

李英布说道:“贤弟在此留住几日,但不知以后怎么还能见面?”高忠义说道:“我早已经没有宦情了。现在云游四海,也只不过是讨个生活。我常常一年左右回家看望一下,然后在名山大川之间逍遥度生,说不定以后还有缘相见呢。”李家人就此别过了。

话说第二天早上,一个军士过来招呼高忠义洗漱,然后去见朱勔。

朱勔早已起来,打了一套五禽戏活动筋骨后,神清气爽,心情不错,早已经在客堂等着。高忠义打揖问安之后,宾主落座,饮茶吃点心。

高忠义主动搭话:“朱防御使才情过人,志趣高雅,远非坊间传闻的那样。看来民间有眼无珠的俗人还是太多了。”

朱勔说道:“这也不能怪人家。因为我为蔡学士当差,又是给皇宫朝廷进献物品,自然必须是精品中的精品,奇珍中的奇珍。有些小民还好对付,无非是多给点钱财就是了;至于一些底层官员,给些封官许愿也好打发;最难的是一些豪门大户人家,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换,但是蔡相公又喜欢,皇上又钟爱这些,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你岂不闻孟子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因此上面越是喜欢的东西,市面上也就水涨船高越来越贵,人们更加不愿意卖了。还有一些富豪大户囤货居奇,趁机大捞一把,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措施强取豪夺了,你说我的名声能好吗?”你看蔡攸以荫补入仕,才27岁时就赐其进士出身。现在三年间,就累迁至枢密直学士(正四品),你说怎能不使人效仿呢!

高忠义原来对朱勔还有点厌恶,听到他这么解释,厌恶之情稍微有点减少了。赶忙说道:“朱防御使通达人情,情趣高雅,又有蔡相公提携,一定前途无量。”

朱勔说道:“既然高县尉喜欢游山玩水,求仙问道,自然去过许多名山大川,见过的奇花异草自然不少。尤其是你的家乡陕西秦岭,自古以来就是龙脉所在,太白山、华山、终南山更是犹如仙境,奇花异草肯定不少。如若以后还能见到的话,请你不惜重金买回来,我自然重重有赏。”

高忠义本来对蔡攸就非常不满,加之朱勔又助纣为虐,也是十分厌恶,就准备立即拒绝他。可是想到王幕僚临别时告诫他“君子与物无竞,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话,于是就准备将计就计看看他下来怎么说。

高忠义说道:“我一介穷书生,现在又是个散官,除了朱防御使您不嫌弃以外,还有哪个人愿意相信我呢?这恐怕……”

朱勔何等聪明,看见高忠义虽然愤世嫉俗、侠义忠勇,可以为他所用,就打断他的话说:“这个不用担心。苏州应奉局专门给皇家购置东西,银两有的是。”这时,早已让人把三千两银子端了上来(唐宋以来大体上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文铜钱)。

高忠义大惊失色。因为他当年在县尉任上时,月薪不过十五两纹银,再加三十两茶、酒、炭、盐、马饲料、衣服、侍从食粮等各种补贴。

高忠义受宠若惊说道:“防御使如此厚爱,信任下官,卑职不知该如何报答您呢?”

朱勔说道:“谈不上厚爱和报答之类的话。你看那个大臣王永从、士人俞輖,都是蔡攸学士的下属,他们进献的花石纲,动辄达到数十条船。朝廷皇上、太监、宫人、皇后娘娘等三宫六院都非常高兴。他们高兴了,我们自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高忠义见他这么说,也就打消了疑虑。因为在他看来,奇花异草这些东西,本来就没有什么价格。只不过是人们猎奇罢了,刚好应了那些漫天要价的人的胃口。这岂不是解救一些贫困士人的好机会吗?想到这里,高忠义就应诺道:“这些事情防御使尽管放心。我有许多世外高人,常住云鹤仙境之中,定然有许多奇珍异草和怪石珠宝。我们做得绝对不会比他们任何人差。下官就此告别听差去了。”

朱勔说道:“我们府上有一套金色制式腰牌,稍等片刻,我让人铸上你的名字,你出去替我办事方便一些。”

半个时辰之后,腰牌就送来了。高忠义一看,原来是一块足金黄色小腰牌,正面是一对锦鲤鱼,鲤鱼中间铸一篆体“朱”字,背面是太极阴阳图。太极图一周有一圈小字“见牌如见朱勔”。

高忠义接过腰牌,谢过之后就离去了。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高忠义有了盘缠,就胆子大了起来。他先购置了一些长途旅行必备的雨伞、衣服以及雄黄防蛇药等,尤其是精挑细选了一条钢丝软鞭。加上他之前的唐刀和铁扇子,雇佣了一个少年随从,就匆匆上路了。

他先找到上次搭腔解救自己的李纲,表示谢意。

李纲(元丰六年,1083年生),字伯纪。今年(政和二年,1112年)登进士第。虽然他年龄比高忠义大五岁,但是中举却比高忠义晚了六年。

早在绍圣三年,当时十四岁的李纲随充任延安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的父亲李夔延安戍边,因此陕西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听到秦人秦声就感到非常亲切。

见面之后,高忠义赶紧上前打揖问候道:“感谢李教授侠义相助!”

李纲说道:“早就听说过高县尉,不成想在这里相见。那天只是被高县尉的义勇行为所感染,仗义执言几句。高县尉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