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就返回国内。
按照跟肖睿鹏商定的办法,去做最后的攻关。
而肖睿鹏留在极岛,也并没有闲着。他之所以要留在极岛,就是要解决小刘所担心的问题。这就是你把那么昂贵的卫星搭载在气球上,万一人家一反常态,不打了。你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
无非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办法黄了呗。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原来的探空气球设计,是要随着大气环流飘飞的。
而大气环流,还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到底有没有这个大气环流?如果有,大气环流的方向速度,这些都还是未定之天。
把独步一时的万能卫星搭载在气球上,如果人家不打了,那就随着气球飘飞。万一中间坠落,那公司就有很大的损失。
所以肖睿鹏给自己定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要让对方一如既往,凡是极岛方面释放的探空气球,必须要打下来,而且还不止一次。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任务。
试想一下,要用战斗机击落一只气球还是谈何容易!因为战斗机的设计,就不是用来对付高空气球的。而是对付对方的飞机的。
而飞机飞行的速度都很快,目标也很小。导弹也是这样。而气球虽然飞得高,但飞翔的速度却很慢。要在那个高空,用飞机射导弹的方式打气球,要冒很大风险。
这里面就有一个风险跟回报的权衡。到底值不值?肖睿鹏按照这个思路,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对方觉得,值!
既然如此,那气球搭载的仪器,或者是数据,就必须能被人家破译。只有这样,人家才会有积极性,有动力,去冒更大风险。
循着这一个思路,肖睿鹏就动员自己的团队,对观测仪器进行处理调整。其实这个处理也很容易,就是把传输方式由2.0,降为1.0。
指导思想就一个,要让人家能破译。其实从理论上来说,2.0版是不可破译的,因为它是量子通讯。你1.0,这是加密通讯。
凡是传统的加密,就有被破译的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时间足够,运用相应的算法,肯定是可以破译出来的。
如果再降到0.5的水平,那就更容易了。随便一个合格,专家就可以破译出来。不过,肖睿鹏考虑到,太过简单也可能引起人家的怀疑。
这是一个矛盾。
但随即他又想到,现在的破译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了。只要是合格的破译专家,一看你这个通讯模式,他就可以肯定,自己能够破译。
尽管花的时间要长一点。但总比破译不出来要好。所以最后,肖睿鹏采用了1.0的观测仪器和通讯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