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6日早晨,天降大雨。
从沈阳新民县前当卜镇大太平庄村东路口出现一个披塑料布当雨衣的人影,走近了才看清是个年轻人。
年轻人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此车是继父在镇粮库上下班所用的交通工具。车子前后没有挡泥板。
土路泥泞,黄泥沾车带,很快,前后车胎被泥土沾住,车子推不动了。
年轻人将车子扛下路边的沟里,在水里将泥土涮洗掉,尔后在沟边的草地上推车前行,草地上不沾车轮胎,年轻人前行的速度加快了。
20分钟后,年轻人推车穿过小太平庄,在村东农田大坝上往北走了三里地,到了辽河大堤上。
大堤上是沙土和煤灰铺设的,路面结实,可以在上面骑车,年轻人骑上车子,飞快地向新民县城骑去。
雨时大时小,天空乌云滚动,电闪雷鸣,年轻人在高高的辽河大堤上眺望乌云大雨下的广阔而绿色田野,脑子闪出的是高尔基的名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过了辽河大桥,两小时后,年轻人到了在县城重点中学设立的高考考场。
这个年轻人就是我,经历了一年复课生活的我,参加了这一年的高考。
这一年的高考时间设置在7月6日、7日、8日,一共三天。
每天上午考试一个科目,下午考试一个科目。
话说我顶着大雨走进了考场,八点还是八点半开始考试,已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实在记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当时考场设在县城里的一所中学的教室里。
当天上午乌云密布,大雨还在下着,我把自行车放在墙根处,锁好,然后披着塑料布向校门里走去。
门口站着穿着绿色雨衣的派出所维护考场秩序的警察和打着雨伞的考场工作人员,还有参与考场工作的老师们。
我走进收发室,拿出准考证让门口的工作人员查验后,小跑着进入考场,考场里光线暗淡。
首先映入我眼前的是座位上黑压压一片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身影。
然后是几位在考场里走动的监考老师。
我找到了自己的考试座位,刚刚坐下,老师就在前面开始讲考试注意事项,诸如不许打小抄、不许抄袭别人的试卷,不准交头接耳,不准扰乱考场秩序等等。
忽然,电铃声响起,考试开始,监考老师开始发考试卷。
立刻,教室里响起了试卷在桌面上摩擦的哗啦啦声音。之后,沉寂的教室里响起了钢笔在试卷上书写的声音。
那个时候,外面的世界里是风雨交加,杨树柳树的枝条在风雨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