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郡下辖十七县,土地肥沃,经济繁荣,拥有人口一百二十万,是黄巾起义爆发之前除京师之外最富庶的地方。
诸葛璟一行人的首个目的地就是颖川。
诸葛璟和容影都是一袭紫衣,诸葛璟自然是骑在墨白背上,而容影则是背抱着诸葛璟,长发飘舞,美不胜收,让诸葛璟又是一阵心猿意马。而诸葛亮和诸葛均都是白衣胜雪,一个风度超群,一个潇洒放浪。
诸葛均胯下的马匹也是十分神俊,虽说赶不上墨白,但也是万中挑一的好马,这是诸葛均缠着南华上仙死乞白赖地要过来的,名叫西方小白龙,日走八百,夜走五百。
一行人来到颖川城门口,诸葛均问道“三哥,为什么我们先来颖川啊?”
诸葛璟听了,微笑道“自然是颖川该来了。”一旁的诸葛亮也是露出笑意,“好了,快走吧,耽误正事,看我不拿你是问!”
说着,诸葛璟双腿一夹,墨白会意,如同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
诸葛亮见状摇头,也是打马跟上,“走了四弟!”
“什么啊,神神叨叨的”诸葛均嘴里嘟囔道,急忙催促小白龙向前跑去。
诸葛璟来到颖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那有“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运气好点的话,还能遇到那鬼才郭奉孝也不一定
荀彧,字文若,士族出生,要说这大汉天下各个地方,都会有大小不一的士族存在。而在颍川,最出名的士族自然首推荀氏家族。
要说起荀氏一族的辉煌,至少要向前追溯五百年直到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荀家出了一个著名的儒学大家,名字叫做荀况,他也是后来颍川荀氏家族的先祖。
荀况出生于战国时期的赵国,自幼研习儒家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就,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了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而这荀况也就是后人嘴里称呼的“荀子”。
论名气,荀子不及孔、孟两大贤圣,但说起他的两位高徒,绝对是如雷贯耳一般的存在。一个便是法家始祖韩非子,另一个是辅佐秦皇嬴政扫平六国,官拜丞相的李斯。也许有人不知道荀子之名,但不知道韩非与李斯大名的却绝对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及至后来,东汉顺帝年间,也就是距今八十年前,荀家又出了一个德才兼备,名扬天下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荀淑。
荀淑做的官不算大,最高时官拜郎中,后来又做了地方的国相。但荀淑培养出来的八个儿子,却个个都是人杰,皆是德才兼备,品行俱优的贤良,被世人称之为“荀氏八龙”。
荀氏八龙之中官职做的最高的是老六荀爽,曾经官拜司空,在东汉时期,司空已经是三公之一,整个大汉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的其他兄弟也有出仕在地方担任郡守、国相的,也有隐居修学问道的,俱都为世人称颂仰慕。
而荀氏家族现在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荀氏八龙老二荀绲的第五个儿子荀彧,就被世人称之为“王佐之才”。后来也成为了曹魏的内政领袖,萧何一般的人物,官拜侍中、录尚书事、持节总督曹魏百官,甚至可以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毫不夸张。
而郭嘉更了不得了,天性自然洒脱,用计天马行空,二十一岁出仕辅佐曹操,先平中原腹地,再定河北四州,后又北克乌丸,最后死了仍然遗计定辽东,可以说,曹操能够在早期迅速平定北方,郭嘉的功劳最大,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的话赤壁之战曹操也不会被火烧八十三万军马,遗憾地失去问鼎天下的机会。
诸葛璟作为穿越者,自然不会将这两个奇才放过,何况,根据南华上仙为诸葛璟说的天下各派,诸葛璟推断荀彧必定出自儒门荀派,传有天行法书,治大国如烹小鲜,润万物生长而细腻无声。
而郭嘉,用兵之术好似出于鬼谷,但又自成一脉,神鬼莫测,比之二哥诸葛亮也是可以并肩而立,应当是郭嘉传承于鬼谷留于当世的兵家。
知道这个,诸葛璟对于将郭嘉收入麾下又多了几分信心,而且,诸葛璟还为此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
只不过诸葛璟内心还是有所顾虑,就是后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谶语,叫做“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难道说郭嘉和诸葛亮真的不能同时出山吗?
进入颖川城,一路打听,荀氏大名在颖川是人人尽知,所以诸葛璟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荀府门前。
“二哥三哥,咱们来这干嘛?”诸葛均好奇道。
“当然是收服不是邀请贤才了,不然,难道让你以后留守后方啊!”诸葛璟翻了个白眼,说着,转向容影,“阿影,我准备好的拜帖呢?”
“哦,在这,”容影连忙从墨白马鞍上的扣袋中拿出一封牒文,“是这个吗?”
诸葛璟接过拜帖,点了点头,走到荀府门前,轻轻扣动门环。
不多时,一个仆人打扮的青年打开大门,看到站立在门外的诸葛璟,急忙拱手施礼道,
“公子久等,不知公子前来敝府有何贵干?”
诸葛璟递上拜帖,同样拱手道“南阳诸葛璟,闻知荀彧先生大名,特来拜会。”
青年道“如此,请公子稍后,我这就去禀告我家主人!”
“叨扰了。”诸葛璟安然道。
青年略一拱手,便是往后面跑去。
后园,闲来无聊,在凉亭中自己和自己下棋的荀彧听到仆童的话,疑惑道“南阳诸葛璟诸葛璟诸葛家的?”
荀彧略一思索,突然失声道,荀彧去年曾被调入京师担任宫令,诸葛玄看荀彧才识风度都是良品,所以时常照拂,从而让荀彧感激异常。
“早就听诸葛叔父说过,他兄长家有四子,个个英才,其中尤以诸葛璟和诸葛亮为其中翘楚,我须亲自出迎!”
荀彧打定主意,急忙起身向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