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农忙的往昔岁月(1 / 2)大健的成长记事录首页

一、引渠放田水:滋润田野的前奏

在小时候的乡村生活中,引渠放田水是农忙季开启的重要前奏。村庄周围有着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连接着农田与水源。

1.?水渠的修建与维护

这些水渠大多是先辈们用简陋的工具一锹一镐挖掘而成的。它们的修建充分考虑了地势的高低,巧妙地利用了重力原理,将远处河流或水库的水引到农田里。在平时,村民们也会对水渠进行维护,清理渠中的淤泥和杂物,修补破损的渠壁。每到农忙前,这一工作更是必不可少。大人们会带着孩子们沿着水渠巡查,发现有堵塞的地方,就会卷起裤腿下到渠里,用锄头或者手将杂物清理出来。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或者将清理出来的东西运到岸上。

2.?放水的过程

到了该放水的时候,整个村子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起来。每个村民小组都会安排专人负责到水源地开闸放水。这是一份备受尊重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开闸的那一刻,清澈的水奔腾着涌入水渠,发出欢快的声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开始的农忙而兴奋。沿着水渠,村民们会在各个分水口守候,按照事先约定好的顺序,将水引入自家的农田。放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时刻关注水流量的大小。如果水流量太大,可能会冲垮田埂;如果太小,又不能及时灌满农田。于是,村民们会用各种自制的工具来调节水流,像在水渠中插入木板或者树枝来改变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二、插水稻秧苗:希望的播种

插水稻秧苗是农忙中的一项重要农事活动,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1.?秧苗的准备

在插秧之前,先要育秧苗。这是一个需要精心照料的过程。通常,村里会有一块专门的育秧田。大人们会提前将育秧田平整好,施上足够的农家肥,然后把浸泡好的稻种均匀地撒在秧田里。在秧苗生长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秧田的水分和温度。孩子们也会参与其中,帮忙驱赶偷吃稻种的鸟儿。当秧苗长到合适的高度,大约十几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插秧了。这时候,大人们会把秧苗小心地从秧田里拔出来,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挑到要插秧的大田里。

2.?插秧的场景

插秧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活计。大人们弯着腰,熟练地从捆好的秧苗中分出几株,用手指迅速地插入泥中,一排一排地插下去。插秧的间距要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每株秧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孩子们刚开始学习插秧时,总是插得歪歪扭扭,不是间距太大就是太小,或者秧苗插得太浅容易浮起来。但是在大人们的耐心教导下,慢慢地也能插得像模像样了。整个田野里,人们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阳光洒在身上,汗水滴落在田里,与泥水混合在一起。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绿色的秧苗在人们手中一点点地在田间铺展开来,那是对未来丰收的憧憬。

三、割稻谷:收获的忙碌

当秋天来临,稻谷成熟,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割稻谷的农忙时刻便来临了。

1.?收割工具与准备

割稻谷的主要工具是镰刀。在收割前,村民们会把镰刀磨得锋利无比。大人们会提前到田里查看稻谷的成熟情况,确定最佳的收割时间。收割时,全家老小都会出动。妇女们会准备好草帽、水壶等物品,因为收割稻谷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孩子们也会被分配任务,虽然他们力气小,但可以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割下来的稻谷收拢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