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天师之位四
张和风哑口无言,其他人便是为了掩盖这尴尬的氛围,接连对叶枫提问:
“你说奇门遁甲为道教分支,那你能说出来奇门遁甲的道所在何处吗?”艮位的人问道。
“道之所在吾往矣,你的道和奇门遁甲是否相同呢?”震位的人问道。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兑位的人问道。
诸如此类的奇葩问题开始纷纷涌现,叶枫知道,自己在击败张和风之后,便再无大能者向自己提问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教由先秦巫术发展而来,因此,和佛教相比,道教更注重的是术,即操作性,而非理,不像佛教那样尚谈玄理,好斗机锋。
所以,你们这些问题,我不准备回答,因为你们在与我在谈玄理。
至于为什么奇门遁甲是为道教分支,我就详细跟你们说一下。
如果说佛教因理论高深而具有可听性的话,那么道教则因法术奇奥更具可视性。道教之术,包括种种科仪、法术,道法符箓便属于法术的一种。
虽然,在先秦巫术阶段尚无道符,但先秦的种种巫术在道符中几乎都有对应品,这说明,巫术入道后,往往通过道符的形式表现出来,符箓成为道术的基本形态。
以时间界定,早期道教指先秦两汉之际道教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巫术,由于未经道教的整合,不仅方法多样化,连名称也不一致,概而言之,有以下数种:
第一种,便是方。方即方法、方术。
宋玉高唐赋:有方之士:羡门、高骆。有方之士,即有方术的人。史记封禅书: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其游以方遍诸侯。
李少君是汉武帝时著名的方士,他带着祭祠灶神、辟谷术、长生不老的方术去晋见皇帝,并携其方术遍游诸侯之国。
史记始皇本纪: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
方中,即方术之中。
按方术的说法,皇帝须经常微服出行,以辟恶鬼,且所居之处,也不要让大臣知道,否则,将有害于宅神。
方又称为方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淳于意云:臣意家贫,不修家生,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或称方技。
论衡道虚篇:世见黄帝好方术。方术,仙者之业,则谓帝仙矣。夫禹至会稽治水,不巡狩,犹黄帝好方技,不升天也。
方技即方术,其实,方与技亦可通训。
史记扁鹊传:是好为方,多技能。这是同一语意采用不同的措词。
方技的内容,按刘歆七略的说法,有以下四种:论方技为四家,有医经家,有方家,有房中家,有神仙家。
或称方略。史记淮南王安传: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这里的方略即方术。
论衡道虚篇对此有一段注脚:安嗣为王,恨父徙死,怀反逆之心,招会术人,欲为大事。伍被之属,充满殿堂,作道术之书,发怪奇之文。王充将方略者称之为术人,可见方略即方术。
第二种,即为法。
法与方可以互训,古书中常常方法合称。
吕氏春秋先识览: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上曰方,下曰法,互文也。
法也即方术,故行使方术又称之为作法,画法。中论修本篇:行秽者,人不使画法,以无验也。方术之书也称为法,
汉书京房传:上封事曰: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或称法术。韩非子观行篇: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生。这里的法术,指长生法术。
第三种,即为术。术本意为道路,引申为通神的方式。
论衡乱龙篇:孝武皇帝李夫人。夫人死,思见其形。道士以术为李夫人。孝武皇帝即汉武帝,道士即方士李少翁。
史记封禅书亦载此事,但李夫人记作王夫人。云: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术此作方,可见术与方相通。
或称术学。汉书伍被传:淮南王安好术学,招致英隽以百数。所谓术学,即方术之学。或称术艺。艺者,技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可见方术也属六艺之一。
后汉书方术樊英传: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艺。
第四种,即为数,也就是奇门遁甲了。
数本意为数数,古代占卜往往通过数数决定吉凶,故数为方术之一,即术数。
史记扁鹊仓公传:太仓公者,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前云淳于意喜医方术,后云其好数,可见数即方术。或称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