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神棍式嘴炮
(PS:再提醒一次——这一章只是和背景发展有关的蝴蝶效应的铺垫,只对音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跳着看,不影响主线剧情的阅读。)
“我将要说的,是我对目前世界的一些看法。很可能,和你们、和平常宣传里说的不太一样。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也许对,也许不对。但首先,请你们允许我说完。说完之后,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我不知道的事实,请不吝告诉我。”
拿起筷子,毕文谦轻轻摇晃着。
黎华饶有兴趣地虎口托着下巴,万鹏坐直身子,有点儿看戏的意思。
“正如伟人所说过的,世界像一盘棋,这棋,不是象棋,而是围棋。而与真实的围棋不同的是,世界这盘棋,并非只有两个棋手对弈。不过,近几十年来,世界的大格局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这,就很两人下围棋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了。”
“围棋是一个从战略到战役再到战术都具有很高要求的棋类游戏,和其他棋类游戏相比,它的战略性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在棋盘上,黑白两片棋对杀到紧要关头时,什么最重要?不是谁的地盘多,而是谁的气多。双方都在努力紧对手的气,直到一方失败。”
“类比到国家来说,什么是紧气?就是增加对手崩溃的可能性。比如,如果一个本是强大的国家突然遭遇了年年灾荒,而它的敌国串联了所有邻国都不卖粮食给它,这就是一种紧气的手段,当整个国家的存粮耗尽了,即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崩溃。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比喻,现实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缺粮的国家早就发动战争了——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发动的战争,多数都和粮食不足有关。”
“在现代化的时代,紧气的手段非常多——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里。”
“那么,结合现实,冷战的格局是怎么来的?它有着怎样一个盘面呢?”
“这得从一战结束说起——所谓一战,一般都说是新兴殖民国家德国对老牌殖民国家英法的挑战,然后,德国战败了。然而,从深层次来说,并非这么简单。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德国和英法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殖民地多少,而在金融业——从拿破伦滑铁卢之后,欧洲多数国家的金融业都渐渐落入了大银行家的掌握之中,而非国家——打个比方,就像我们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的本金和运营都属于了私人。可是,一场普法战争,让俾斯麦有了足够的资金和武力后盾以及威望让德国的中央银行国有化,或者说本土化了。随着欧洲军备竞赛的不断持续,强国纷纷背上了巨额的金融债务,这个时候,即使没有战争,这些国家也会因为财政赤字而自动崩溃。”
“所以,所谓一战,其实是一群背着不同银行家的债务而还不起债的国家,彼此进行的一场豪赌。”
“结果,实力相当的赌徒消耗掉了各自的筹码,整个一战,欧洲没有胜利者,相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发了战争财,从英国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
“一战之后,是二战。二战,又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呢?和一战一样,仍然是金融债务。德国和苏联都在一战中打成了残废,然而在面对20年代末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两个国家走着完全不同的路。苏联通过对内剥削农业而建设重工业,即使导致乌克兰这样的粮仓大规模饿死人,大林子也毫不动摇;而小胡子则向美国和法国大规模借高利贷来重振国家生产。从百废俱兴的角度来说,两个国家在大方向上,都取得了成功,并且,德国的成功看上去更加耀眼——问题是,借了高利贷,是要还的。德国还得了债吗?还不了——如果强行还债,德国在30年代的复兴口号和有限的成果都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所以,小胡子发动了二战。”
“二战,看上去的主要战场仍然在欧洲。但是,对世界格局最深远的影响,却是英国将世界范围的大量军事基地和平交接给了美国,以换取援助——这让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了海洋上的霸主,并且,二战把欧洲强国们又一次打成了残废。在这个时候,美国具有最强大的国力,又掌握着海洋,进可攻,退可守。整个世界唯一敢和它叫板,并且勉强有这个实力的,只剩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了——这个结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用30年代饿死在乌克兰的累累白骨换来的。”
“对于美国来说,大规模将兵力投放在欧洲和苏联在陆地上决战,投入太高而赢面太小,很可能得不偿失;对于苏联来说,离开陆地就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在两场战争中从一个远离世界中心的前殖民地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美国不可能放弃称霸世界的野心;在两场战争中饱受创伤,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的苏联也不可能甘为牛后——何况,它们还分别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所以,冷战的发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