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现在的渔船还不多,但是每当傍晚时分,就会有人过来凑热闹,看看回来的渔船的收获。
“阿清来卖货啊。”有人打招呼道。
张为清看了一眼,是二叔家的大哥张为栋。
张为清是家里的老三,除了大哥张为民外还有个二姐张文秀,不过二姐已经嫁人了。
“栋哥,来码头玩啊。”张为清笑着回道。
“嗯,刚下工,来这边买点东西。”张为栋道。
张为清对二叔一家的感观还是不错的,主要是二叔年轻时候会折腾,经常能带些好东西回来,他也能跟着沾沾光。
两人正说话,等一艘船的鱼获过完秤才往前靠。
阿旺也看到了提着桶的张为清,惊讶道:“中午才卖了七八百斤的鱼,下午又去讨海了?”
“闲着也是闲着。”张为清笑着道。
“你够狠,肯定能发财。”阿旺比了比大拇指道。
“青蟹五只,基本都是一斤半左右的,都给你按两块六算,野生小鲍鱼两块八一斤,海螺的个头都挺大的,不过每种的数量太少了,都给你算六毛一斤吧。”
阿旺的手脚很麻利,几分钟就将所有的海货分拣完成分别过秤。
“青蟹八斤二两”
“小鲍鱼三斤七两。”
“海螺十三斤二两。”
其实海螺的价格肯定是给低了的,不过张为清也懒得再计较了,一天下来,他感觉自己的腰都快断了。
“总共是三十九块六毛,你点一下。”算完账,阿旺直接从腰间的挎包里掏出一把票子,一张一张的数清楚才递给张为清。
“到我了,到我了。”听到张为清卖了三十几块钱,张为强也跟着激动起来。
“海螺跟阿清一样六毛一斤,海鲈鱼个头还行,给你算两块一,我去,怎么那么多牛眼睛啊,这东西我不收的,收了也卖不出去啊。”看到小半桶的牛眼睛,阿旺的脸色一黑道。
张为强嘿嘿笑道:“没事,牛眼睛我带回家。”
很快张为强的账也算完了,居然也有十七块多。
“走了走了,回家吃饭,肚子都饿瘪了。”
吆喝一声,张为清向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走到半路,居然碰到他爹和二叔两人。
“爹,二叔,你们回来了。”
张德让听到儿子的声音,脚步慢了下来,看到一旁的张为强也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阿清,阿强。”二叔也打了个招呼随即又对张德让道:“那就说定了啊,等台风过去我们就上船。”
“上船?上什么船?”张为清好奇道。
“这个回家再说,今天你们出海怎么样?”张德让问道。
“嘿嘿,遇到马鲛鱼群了,我和大哥紧赶慢赶的抛了六网,捕了六百多斤。”张为清笑道。
“嗯,还不错。”张德让面无表情的道。
“这才只是还不错吗?”本以为能换来老爹几句夸奖呢,没想到老头子居然这么淡定。
“没出息那样,人家拖网船一网就能拉起几百上千斤的鱼获......”
张为清后世也在拖网船上干过,自然是知道的,但现在咱不是没那条件吗?
“对了爹,刚才二叔说台风,要来台风了吗?”张为清问道。
“嗯,今天在码头听广播说的,这几天就会到我们这边。”张德让道,“明天你们也别出海了,还是小心一点。”
听到要刮台风不能出海,阿强在后面有些失望,但是这也没办法,渔民本就看天吃饭,天气不行,也不可能去海上送死不是。
各自回家,刚进门就听到大嫂在训大哥,说阿清能去赶海,就他身体金贵什么的。
张为清听了笑笑也没说话。
晚饭很丰盛,有鱼、有虾,还有一大盘炖猪肉,最关键的是终于不再是红薯丝稀粥,改成更稠的米粥了。
自己一家人没有太多讲究,张德让跟两个儿子一起喝了几杯,三个女人也都跟着小酌两口。
海边的湿气重,所以女人一般也能喝点酒。
“村东头的赵老三家新买了一条拖网船,托你们二叔来请我,我想了想答应了。”张德让道。
“一把年纪了还上什么船。”沈凤霞嘀咕道。
“才五十出头,怎么就一把年纪了。”张德让眉毛一挑道,“一天五块钱工钱,顶得上在码头干两天了。”
“那也太辛苦了,拖网船出去一趟就三五天的,吃不好睡不好。”张为民也道。
“挣钱哪有容易的。”张德让摆了摆手,示意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这是多年来一家之主的常用手势。
说完了正事,剩下的就是家长里短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也挺不错。
“阿清,下午讨海的收获怎么样。”王秀莲拿个小勺子正在喂张耀阳。这两天张为清的海运太好了,似乎每次去讨海的收获都很好,她真是有些好奇。
“捡了些佛手螺,卖了几块钱。”张为清没有说实话,虽说大嫂不至于羡慕嫉妒恨啥的,但是大哥可能会遭点小罪。
听张为清说只卖了几块钱,王秀莲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又道:“明天也带你大哥一起出海呗,还按两成分钱就行。”
“台风要来了,最近还是别出海了。”张德让道。
“啊?这才挣了一天钱就刮台风了?”王秀莲一脸的失望,下午还做梦挣大钱呢,没想到才到晚上梦就醒了。
“以后有的是机会。”张为清笑道。
酒足饭饱,各自回屋休息,张为清先比了个嘘的手势才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块钱递给了李成雪。
“这么多啊!”李成雪惊讶道,得亏张为清提前给她打了预防针,否则还真有可能惊呼出声。
“快夸夸你男人。”张为清换了条短裤,随手将之前穿的那条扔进脏衣服的筐里。
“嗯,你真棒!”李成雪在他胳膊上拧了一下才道。
“那晚上是不是得好好犒劳一下我。”
“都忙一天了,你也不嫌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