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相信,刘伯温之前不愿意就任左相,那么汪广洋倒了之后,他肯定还是不愿意就任左相的。只要刘伯温不抢这个左相的位置,放眼天下,似乎已经没有人能跟他杨宪抢了。
杨宪认为,只要自己升任了左相,那离扳倒李善长就又更进了一步。要说汪广洋从早年间朱元璋率军渡江夺取采石矶开始,就一直跟随朱元璋,为官还算比较清廉,那找个什么理由告发他呢?
由于杨宪与汪广洋私交不错,对于汪广洋的情况也算比较了解。很快,杨宪就想好了一个主意。
他先是授意御史台的两名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御史前往扬州、泰州一带公干。明初,沿用前朝旧制,御史台仍然存在,只是后来才撤销了这个机构,改为都察院。
当时,刘伯温身为御史台的长官御史中丞,有两名御史前往扬州、泰州一带肯定是要经过他批准的。
不过,杨宪这时利用了自己与刘伯温的私交,事先跟刘伯温打了个招呼,说是有人告发扬州、泰州军营有人吃空饷,他想让两名御史协助中书省的官员前往帮助调查核实。
对于这种协助办案的事情,御史台也不是第一次碰到,而是常有的事儿。再加上又是杨宪亲自来打过招呼的,刘伯温哪会放在心上。
就这样,御史台有两名御史前往扬州。不过,这两名御史可没有前往什么扬州、泰州军营,而是直奔汪广洋的老家高邮。
汪广洋少年丧父,年轻的时候曾到安庆向“庐阳三贤”之一的余阙求学,后来客居太平。朱元璋攻克采石矶、太平之后,汪广洋前往投奔。这么多年以来,汪广洋就没回过老家高邮一次。至于家中的老母亲,汪广洋自然也是没有顾得上了,只能是偶尔请人送个信,带点银子什么的回去。
对于汪广洋这样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物,领导应该是十分喜欢的,应该是被表彰为“先进”、“模范”什么的。
可是明朝跟历朝历代一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以德治国、以孝治国。
像汪广洋这种长年不回家探望父母的人,是可以以不孝为由,进行处罚的。当然,古代的交通条件并不发达,有些子女长年在外,想回一趟家也是不易。
对于这种事儿,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也就是说,没有人告发,就没有人去管。但一旦有人告发,特别是当事人的父母、祖父母亲自告发,那当事人必定死得很惨。
杨宪派去的这两名御史及几名心腹人员,迅速在高邮取得了汪广洋多年未回老家探望其母、对其母极不孝顺的有力证据。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六月,杨宪授意那两名御史以收集到的证据率先向朱元璋密奏,弹劾汪广洋不孝。
朱元璋收到两名御史的密奏,大为震惊。他没想到汪广洋竟然这么多年都不回老家探望年迈的母亲,这可是为世人所不齿的。大明尚在立国之初,根基尚不稳,如果失了民心,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御史台的两名御史上密奏,弹劾左相,这可是大事。朱元璋揣摩着,这刘伯温是咋回事儿?按说他与汪广洋关系很铁呀?怎么会让属官弹劾汪广洋呢?
其实这事儿刘伯温根本就不知情,他还蒙在鼓里呢!
可朱元璋不这么想呀!他哪里知道这两名御史因为受到杨宪唆使,根本就没将此事向刘伯温提起过。
有些事情就是如此阴差阳错。朱元璋以为这事儿刘伯温必定知情,既然他知情,那他自然是赞同弹劾汪广洋的。那这事儿,就没必要去质询刘伯温了。
当然,遇上弹劾左相这么大的事儿,朱元璋还是要找人商量商量的。
这找的第一个人便是杨宪。毕竟除开汪广洋这个左相之外,中书省目前就属杨宪这个右相地位最高了。
朱元璋认为,杨宪与汪广洋私交还不错,先听听他对此事的看法。如果连杨宪都觉得汪广洋不孝之事不可原谅的话,朱元璋便决心要处罚汪广洋了。
可一向精明的朱元璋哪曾料到,这事儿的真正背后主使正是这杨宪。杨宪从朱元璋口中听闻有两名御史以汪广洋不孝之事弹劾他,也是大为惊讶。
不仅如此,杨宪还很快补刀,说道:“御史中丞刘大人向来不循私情,为人刚正不阿,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要说起来,我与汪大人也是相交多年,他家中的情况,我也多少有些了解。只是碍于面子,我不曾向皇上如实告之。这次,两名御史率先密奏,微臣也为此感到万分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