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很愉快,读过以后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的,那就是诗。”诗是真、善、美的结合,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沉醉其中。诗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田,给人带来无尽的愉悦与宁静;又似一缕清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诗是观察力、想象力、概括力和语言感染力等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诗人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化为灵动的文字;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通过高度的概括力提炼出事物的本质,赋予它们更深远的意义;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许多诗篇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启迪我们的智慧,指引我们走向真理的彼岸。这些诗句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思维的大门,让我们对人生、社会、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诗也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感受生命的真谛。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道出了诗对于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使不能成为一名诗人,但只要多读诗、品诗,就能够培养出诗人般的气质。这种气质体现在言行举止间,使人散发出高雅、知性的气息,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因此,我们应该多欣赏优秀的诗作,感受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总之,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还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让我们沉浸于诗海之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人。
这是何家杏决定以解读诗歌的形式,传承华夏文明的初衷,于是,关于传承诗词文化精神的讲座在一首优美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
何家杏用缓缓的口气说到:小时候有一首我们小伙伴们都很喜欢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下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现在月亮还在云朵里飘荡,可是如今的孩子已经不想在听那过去的事情。但是祖国今日的辉煌,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所以文化传承功不可没。
今天结合我自己对古代诗歌的体会,谈谈诗歌文化的精神传承。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对这个问题也只是一知半解,只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点结合自己读诗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以下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探讨。
首先,谈谈我自己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简单理解——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深刻、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说,中国诗词是一部通过文学语言艺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智慧的心灵史。
在上古时期,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这说明,诗歌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比文字更早地诞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可以说诗歌是源于心灵之歌,是从劳动人民心底喊出来的。这种心灵之歌最初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为了力量的统一,人们喊出了“嗨哟、嗨哟”之声。这些声音虽然简单,但却铿锵有力,能够凝聚人心,成为团结协作的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呼喊逐渐演变成了更复杂的诗歌形式,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感悟。
文化的含义是以文教化,以文化成天下。以文教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秦始皇时代是武统天下,但寿命很短。武功建国,或许可以一时称霸天下,但不可长期t统治天下。汉朝总结教训,开始以文教化,传承400余年。诗歌文化为什么是其中的精华?
(一)诗歌是具有活力的艺术精品。 因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文字产生之前、是发自心底的口传心授,是心灵之歌。其源于生活、感悟深刻,非常接地气,其中包含了无穷的智慧。所以诗歌很有活力。
说着何家杏站起身来,用手势做左右,高低,远近的几个简单的动作。说“大家猜猜,这是咱们课本中,你们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诗....没有等到她的话音落下,大家就喊起来:《题西林壁》
何家杏笑着说到:大家真聪明,你们猜对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在他被贬官之后,迁任途中游庐山的收官之作,因为是以他自身的切身体会,发自他内心的感受,而成为了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二)诗歌是充满魅力的文化精灵。它根植于心灵,灵魂永固,因诗人视觉敏锐、体会独特,情真意切,将文字深化、凝练为精神,所以魅力无穷;同一内容,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即使同样的人群都会有不同的体悟。举例来说:竹子原本就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诗人们却能够将爱,恨,情,愁赋予其身。有很多人赞扬竹子“劲节心虚品绝殊”,也有人恨之入骨,抒发出了“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仇恨之情,更有诗人表达了“斑竹一枝千滴泪”的情思。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三)诗歌是生命的精神支柱。因诗人经历、体验、环境、境界各不相同,所表达的内容也是气象万千,或指点迷津,或讴歌美好,或讥讽某种现象.......都能够给人以极大地精神支撑。诗歌几千年传承不衰,不仅充满哲理,还有风骨气韵,更有灵魂在其间。例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达观的风骨气韵跃然纸上。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放气概,令人肃然起敬。诸如此类等等很多。因此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诗歌文化不仅根深蒂固,源于心灵,有活力;还妙语连珠,紧密连接地气,有魅力:更充满哲理,气象万千,有极强的生命力。
其次、是谈谈我对诗歌文化精神传承的点滴体会。下面举例说明
我大概在三四年级的时候,读到四句话让我终身受益-------“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相信每个人听到它,读到它,都会心有所动。因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老少皆宜。
最初它教给我的是一种坚强精神。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会想起这四句话。后来读到<松树的精神>听到<泰山顶上一棵松>爬华山,游黄山,登泰山对青松都似乎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受。以前一直不知这通俗易懂的诗歌出于何处?这次在备课时,才查到其来头还不小。原来最早出自南北朝时期,高僧慧光和尚写的佛家颂词中,后来,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引用,据说在北京故宫的瓷器上也刻有这个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