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空气不是很好,时常有雾霾出现。等到气温慢慢回暖,已经到了三月初。
苏意这两天工作格外的有干劲,前两天接到杜老师电话这个礼拜六回国。周六苏意早早忙完手中的事情,不到两点就出发了。
她开车到首都国际机场时,离杜老师航班落地还有一个小时。
她是杜若教授带的最后一个研究生,也是苏意上大学后跟的最久的一位老师。
16岁到24岁,整整八年的时间,杜若老师几乎见证她学业生涯中的每个重要时刻。
四点十分,苏意看到了老师的身影。她急忙上前拿过老师的行李箱和背包,看着恩师消瘦的脸颊,“您比走的时候瘦多了,是在德国不习惯吗?”
杜若这次被德国慕尼黑大学邀请做客座教授,在那边待了三个多月。
杜老师拍了拍学生的手背,安慰的说道,“人老了,身体难免吃不消,不用担心。”
杜老师今年整70岁,虽然年龄大但是思维灵活又睿智,她学识渊博是我国最早一批研究应用物理的专家之一。
她一生未婚,慷慨的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物理。但是杜老师无意间对苏意提起过,她不结婚并不是因为工作耽误了,而是为了一个承诺,等了足足20多年。
“那您后来等到了那个人吗?”彼时的苏意依偎在老师膝上,哽咽问道。
杜老师当时说了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恩师温柔的抚摸着她的头顶,仿佛依旧沉浸在那段过往中。
年少时遇到了那么优秀的人,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苏意将恩师带到了实验室,白教授在杜老师跟前也恭恭敬敬,他带着杜若参观了实验室最新研发的设备。杜若满意着看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白教授准备在饭店订餐,杜老师拒绝了。
“致远,我许久没见到琼芝,今晚就去你家里吃饭吧。”
杜老师口中的琼芝是白老师的爱人,之前也是她的学生,后来生病后就辞职在家。
其实算起来,白致远教授也算得上是苏意的师兄,他是杜若老师在清华教书后带的第一批研究生,比苏意高了20多届。
苏意是没胆子叫他师兄的,她怕被雷劈。苏意确定研究方向后被杜若推荐给了白致远,她转念了白老师的博士生,又成了白老师的徒弟。
所以这师兄又变成了老师。
苑琼芝特地准备了几道川菜,杜老师是四川人,平时也喜欢吃辣。只不过顾忌她的身体,她少放了一些辣椒。
饭桌上苏意乖巧的给三位长辈摆好碗筷,苑老师拿出最后一个菜酸辣汤,晚餐正式开始。
“你们在厦门的会议我看过了,这个项目不错,目前新材料这块是很多企业争相抢夺的目标,你要把握好分寸。”
苏意明白恩师的顾虑,她们实验室掌握了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白老师虽然申请了专利但是很多国内外公司都想高薪聘请他去当技术员。
白老师拒绝了,很多公司又把主意打到了苏意和江崇身上。他们知道这个项目是苏意和江崇给白致远做助手,既然老师不肯那找学生总可以吧。
“这一块涉及到航天航空,学生不敢大意。区里的意思是在国内挑选几家优秀的公司作为试点,以此保证火星探测工程的顺利启动。”白老师郑重说道。
关于这一点,叶师兄也跟苏意提出。探测火星表面的任务是近两年航天航空这块最重视的决策之一,其中涉及到的磁性金属的合成正是他们实验室研究的主导方向,材料的来源和加工需得借助国内先进的企业。
总之,选哪家公司合作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实验室关注,官方层面也在观看着。
那些公司正是嗅到了这背后的商机,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的想搭上白老师这条线,想借此机会让公司的发展更上n层楼。
苏意看到老师的汤快没了,又起身给她添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