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荡,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1年—前307年在位)。他身高体壮,孔武好战,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个性和魅力的国君。秦武王在位期间,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对秦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生平
1、继承王位
秦武王出生于秦惠王九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他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力量,深受父亲的喜爱。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荡在众臣的拥戴下即位,是为秦武王。他的即位标志着秦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孔武好戏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他继位后,更是对大力士宠爱有加,任用任鄙、乌获、孟说等人为官。这些大力士在秦武王身边,不仅为他提供了娱乐,还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说,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以力大闻名于乡里。他听说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间的勇士,便前往秦国投奔。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确实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他为官,与任鄙、乌获一起受宠。
3、驱逐张仪
秦武王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他继位后,很多大臣都纷纷进言张仪的坏话,说他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武王听信了大臣们的谗言,决定驱逐张仪。
张仪害怕被杀,便对秦武王说:“东方诸国有乱秦国才可以得利,我愿意利用齐王憎恨我这一点前往魏国,齐国必然攻魏,两国开战胶着之际,秦国可趁隙伐韩,兵临周都,挟持天子,成就帝王功业。”秦武王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去魏国。
张仪到了魏国后,果然成功地游说了齐湣王罢兵,为秦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然而,张仪的离开也标志着秦国连横政策的终结和合纵政策的兴起。
4、假道伐韩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之一,他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他便意欲攻打韩国。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武王决定攻打宜阳,以打通东进的道路。
然而,攻打宜阳并非易事。韩国在宜阳驻扎了大量军队,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秦武王为此请教了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樗里疾反对攻打宜阳,认为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而甘茂则认为攻打宜阳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他自请入魏,声言将使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出兵助秦。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成功地说服了魏王与秦国结盟共同伐韩。甘茂返回秦国后,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秦武王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攻打宜阳。甘茂率军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秦国大臣纷纷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退兵,但甘茂坚持继续攻打。最终,在增兵五万和乌获的协助下,甘茂成功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5、意外身亡
秦武王争强好胜,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因用力过猛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他的突然去世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悲痛。由于秦武王无子群臣迎立他的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三、为政举措
1、连横魏秦
秦武王即位后,面临着周边国家的威胁和挑战。为了稳住周边邻国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图秦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策略。他重视齐使以示秦、齐夹击韩、魏之形断绝韩、魏趁秦武王新立攻秦的妄想。又派樗里疾与韩使欢娱叙秦韩之好以此羁縻韩国。同时他还与魏襄王在临晋相会巩固秦、魏联盟。通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秦武王成功地稳住了周边邻国为秦国的内政改革和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联越制楚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韩、魏、齐、楚、越怀着不同的目的来祝贺嬴荡即位为新的秦王。秦武王亲自接见越国使者与越国达成夹击楚国的密约以此制楚。越国在勾践灭吴后成为东南大国国力强盛此时是仅次于楚国的第二大国。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为害一直都在谋划消灭对方。秦武王利用楚、越之间的矛盾联合越国制约楚国为秦国的东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平定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