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渡虽然早就想到了结果可能会是如此,可眼见着楚平安父子对于这次和亲如此轻视,心中却也不免生出几分失望之感。
他迈步来至郑经纶身边,低声对其交代道:“凡事切记,要以安全为先,如果中途遇到什么危险,即便是拼的这些聘礼不要,也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郑渡生于江州,曾经也曾经历过江州的饥荒。
赵贺是与父母在那时背井离乡,离开江州谋求生活。
而郑渡却是因为家中贫困,无法动身,只能留在江州,等待朝廷的赈灾粮款。
只可惜那时的大楚并未将江州放在心上,虽然江州百年前就已经被划归到楚国版图,可是大楚历代君王却始终只将江州当做是战略缓冲地带。
而且周国军队还在与楚国隔江相望,对于这个随时可能被敌人吞并的江州,楚国并未将其当成自己的领土,更没有将江州百姓当做是楚国的子民!
面对天灾,仅凭区区百姓又如何逆转困局?
郑渡的父亲和母亲那时都已经年迈,为了将口粮留给年幼的郑渡,两人忍饥挨饿,最终病逝。
郑渡的哥嫂那时已经分家,状况同样拮据,可就是为了郑渡,哥嫂二人不惜饿死了自己的长子,带着郑渡这个幼弟艰难求生。
后来灾情得以缓解,郑渡也因头脑聪慧而逐渐崭露头角,哥嫂为了供他上学,未生子嗣,直到郑渡进京赶考,哥嫂年近四旬,这才终于诞下了第二个儿子,郑经纶!
只是长年劳作导致郑渡的哥嫂积劳成疾,虽然郑渡那时已经考取功名,并接他们在京城过上了几年好日子,可是郑渡的哥嫂最终还是因病亡故,溘然长逝。
郑渡那时已经被提拔为三品御史,为了报答哥嫂的养育之恩,他拒绝了许多达官显贵要将女儿嫁给自己的拉拢,只是孑然一人照顾着侄儿郑经纶。
如今他也已经年近五旬,仍旧终身未娶。
郑经纶在他的抚恤下从未吃过任何苦头,当真是要风便是风乍起,要雨便有雨来急。
郑渡把控朝堂,成为权臣,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在外人看来他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权臣,是旁人竞相拉拢的对象。
而在郑经纶的眼里,郑渡就只是那个慷慨无私,对他包容有加的叔父。
从小到大,他犯下的任何错误都有叔叔替他出面解决。
当年哥嫂的养育之恩,郑渡至今无以为报。
所以他便将这份恩情,这份关照,全都用在了侄儿郑经纶的身上!
面对郑渡的循循教诲,郑经纶忽觉鼻头一酸。
他用力点了点头:“您放心吧叔叔,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您也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
郑渡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
直至此时他才感觉到侄儿真的长大了。
他轻轻摸了摸郑经纶的头顶,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道:“一定要小心楚霄,此人危险,不得不防!”
不知为何,郑经纶离京前夕,郑渡一直觉得心绪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