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倚天之剑(2 / 2)三国:北国雄风首页

卫猛一时大窘,讪讪无言。独孤雁则抱起赫罗,说道:“黑虎,快去谢过你的父汗!”

赫罗应声叫道:“黑虎谢父汗赐剑!嗯,我要尿尿……”

众人大笑。独孤雁脸上则闪过一丝罕见的娇羞,却被曼奴发现,遂上前挽住独孤雁,拉至一旁,漫言取笑。独孤雁则道:“妹妹休笑岔了气儿,小心动了腹中胎气!”唬得曼奴再不敢多言。

次日,韩楷率30艘千石海船,满载长洲海盐,来到咸平县大辽水上的延平津,登岸求见卫猛。卫猛问道:“输盐乃大事,何不直上太平关?”

韩楷笑道:“此行所载之盐,乃辽北四郡自用之盐,不需运到太平关。”又道:“甄遇已另组长洲船队,也是30艘的千石海船。管承已归顺主公,称愿率部渡海南下,垦殖南安港。未将已令管承建置南安营,斩木作兵,先行训练。若尽所期,十二月中,未将即能南下闽越海滨。”

卫猛说道:“穷家富路。十二月中南下之时,让赵素和甄遇多给雄方带些钱。”

韩楷说道:“为在会稽郡招募造船能匠,采购各项造船物资,未将拟携带10万金南下闽越,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卫猛说道:“告诉赵素和甄遇,叫他们先给你15万金,若不足用,就叫他们设法追加。”又道:“此番运盐之后,雄方将欲何往?”

韩楷说道:“将在延平津装上辽北所产松子、药材、青瓷等物产,运往洛阳甄氏货栈。”

卫猛笑道:“正好,雄方可以少装两船货,把我大哥卫过等人送往洛阳。”

三日之后,卫过携赫罗等人,搭乘韩楷船队,出大辽水,渡北海,逆河而上,入伊洛水,径至洛阳城下,用时仅十余日。

且说卫猛、元稚、古淬来到鱼梁城外西边的陶瓷场,先见到数座平地起烧的砖瓦窑,后见到一排排的青砖圆窑。

元稚一边在地上勾画图样,一边说道:“烧瓷由制陶演变而来,关键在于升聚火焰温度和控制火候。先民从平地起烧红砂陶,到做窑制作黑陶,发现窑内火焰流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升焰,二是倒焰。升焰是指火焰从窑底上升,流经窑室,从窑顶排出,不需要烟囱,也无烟囱。倒焰又分半倒焰和全倒焰,半倒焰是指火焰到达窑顶后倒回窑底,经过陶瓷坯体,从窑底侧墙排烟孔进入夹墙内烟道排出,没有独立的烟囱。而全倒焰是指在窑床下方用砖砌成多条水平的烟道与烟囱相连,烟道上铺砖时留出通气孔,当火焰冲到窑顶后,受到底部气孔吸力而转头向下,再次加热陶瓷坯体,经烟道从烟囱排出。”手指那一排排的圆窑,又道:“这些圆窑一半是半倒焰,一半是全倒焰,半倒焰窑因为烟道抽力小,升温降温都慢,烧制时间长,容易生烧,产量也低,炼制出的瓷器一般都泛黄。全倒焰窑因为烟囱抽力大,排烟抽尘快,升温降温速度快容易控制,且窑内真火较多,温度极高,瓷坯容易烧结,不管是陶器还是青瓷和黑瓷,质量都大大提高,还能烧制出白瓷。不过,正因为真火较多,若控制不力,很容易过烧,因此比较适合烧制坯体厚重的陶瓷。”

接着元稚一边领着卫猛、古淬朝窑场里面走,一边又说道:“这些圆窑体形小,容易建造,产量却小。为了增产,先民就建造了龙窑。所谓龙窑,就是将窑体拉长,形如卧龙,在龙首处设火膛,火焰从龙首到龙尾平流而出烟囱,又称平焰窑。龙窑不但产量大,而且窑内温度较高,因此烧制出来的陶器质量大大提高。”

说话间三人来到一处缓坡,卫猛见从坡底到坡上,分别修建有三座龙窑,一座长约30米,另一座长约50米,再一座长约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