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昏沉的天气,影响了王向阳的心情,让他整个人也感觉有点阴郁。
吐了口气,重新回到椅子上后,王向阳一边靠着暖气片取暖,一边想着自己的未来。
嗯,住的地方暂时解决了,工作单位方面,似乎也不是问题了。
等这部戏拍完了,有了成绩了,应该就能进北影厂,混一个编制了。
虽然北影厂不是他的最佳选择,不过现阶段来讲,也不错了,做人不能太挑剔。
他现在的问题,还是缺钱啊!
虽然钱导说剧本过稿了,应该问题不大,但何时能发下稿酬,却还是个未知数。
就算给了自己一堆饭票水票之类的票,可只在北影厂有效,出了北影就没用了。
饭票终归不是钞票。
接下来,还是是继续码字赚钞票吧。
总比发呆强。
写什么好呢?
把《牧马人》跟《庐山恋》都改成小说,找个杂志社投稿?
不行,太早了点。
我现在就是个纯新人,贸然投小说,哪怕我写的再好,也不会给我太高的稿费。
就好比他给人民文学投的那部《棋王》,到现在都没动静,也不知道能不能过。
说白了,还是名气不足啊!
还是等《庐山恋》这部电影拍完了,有一定名气了,再改成小说比较好。
那样的话,稿酬能高一点,不会贱卖了经典。
果然,名利名利,先名后利啊。
那现在写点什么呢?
算了,先抄几首现代诗,装一装诗人,赚一波名气吧。
这个时代,诗人是最快的成名方式了。
那么问题来了,诗歌的话,抄谁的呢?
想了又想,王向阳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一个人,一首诗。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落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没错,王向阳抄的诗,正是顾城的经典名作——《一代人》!
这首诗,如果他没记错,应该是顾城在1979年4月才写出来的,但真正发表出去,却是在1980年的诗刊《星星》的第3期。
此时才1979年2月份,这首诗应该还没出现,抄一下不成问题。
之所以抄这首诗,除了简单跟经典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向阳觉得吧,顾城这孩子指定有点毛病,还是别那么早出名的好。
不让他早出名的最好办法,自然是把他名扬天下的代表作都提前抄了,让他无路可走。
当然,这都是借口,但不管怎么样,他觉得抄顾城的诗最合适,还没有心理负担。
因此,王向阳抄了《一代人》后,干脆继续薅羊毛,逮着他的作品抄。
就这样,他把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白昼的月亮》、《避免》、《远和近》、《门前》、《早发的种子》、《你和我》、《我喜欢在路上走》、《世界和我》等等等等。
反正只要是顾城后来的名诗,他全都提前抄了一个遍。
至于滥竽充数的那些,他就懒得抄了。
开玩笑,抄袭也是要看成色的,不是什么垃圾都抄的。
回头把这些诗歌一发,提前走顾城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永远都活在我的影子里。
那感觉,倍儿爽!
别怪我心狠,我这是在拯救你啊,阿城!
……
一口气抄了一个多小时的诗歌后,王向阳才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跟手指。
嗯,习惯了敲键盘,再来用笔写字,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新敲上键盘。
又低头看了看稿纸上写的密密麻麻的诗歌,王向阳摸了摸下巴,又开始思考了。
其实这时期,国内的稿酬真不算高。
普通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最高标准都是千字7分钱。
诗歌是按行数算,二十行算一千字,继续按照普通稿酬最高千字7分钱算。
也就是说,国内的码字佬,此时都是买断,最高买断价格就是千字7分钱,不能再高。
哪怕是巴金那些头部作家,此时如果写文赚钱,也是千字7分。
分成就别想了,没影的事儿。
稿酬大幅度提高,还得是八零年以后的事儿了。
因此,他现在写的这些诗歌,就算能全出版了,也赚不到太多钱,最多赚个名气,装一装诗人而已。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年头,谁说文学作品只能在国内写?
都改开了,完全可以走出国门,往境外投稿啊。
比如香港那边,那边的稿酬可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