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抉择(2 / 2)梦与泪之诗首页

“至于你妹妹么”赤鬼微微停顿了下,轻言道,“大约你父亲本就不欲令她得剑吧。”

祭微微一惊,“什么意思?!”

“哈”赤鬼极轻极轻地叹了一声,“虽说开启剑冢这件事,单凭一族难以做到,但这说法本身就有些片面,若人数少些,域主本身实力又足够,其实是随时可以开启的。你妹妹这般年龄,卡在下限上都十分勉强,且不说下次开启剑冢的时间仍要由你父亲定夺,若是他真心想要她得剑,大可等她年岁大些后亲自引她入冢,甚至都不必经过这些机制了这对你父亲而言,并不算费事,而且就算他这么做了,老席也是不会有异议的。”

“可是”祭犹自震惊,“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珞也是他的亲生女儿啊。”

“若我所料不差,大约还是因为你罢。”赤鬼抚一抚祭的额发。

“我?”祭不解更甚。

“在你之前,楠焱家族在身为十二世家之首的七千余载间一共出过六十八位继承人。”赤鬼望着祭,温和地笑笑。

“这这么多”祭讷讷无言。

“不要小看了七千年啊,”赤鬼笑着摇头,“这六十八位继承人里,只有两位通过了驻守西恩特,作为监督者的达伊洛的甄选,成功在众家见证之下,登上祭坛,举行祭天仪式。”

“祭天仪式是什么?”祭小声问。

“那是成为至尊的最后一步,”赤鬼轻声说,“所谓至尊,就是拥有集世界全部光元素能量于己身的强大魔法师,而继承人出世时携带的光是有限的,他们势必要杀死和他们同时期的继承人,将其血脉内流转的光夺为己用。在他们血脉内光元素的浓度足以与祭坛共鸣之后,再由第八愈之世家达伊洛家族宣布甄选结果,如果达伊洛认可这位继承人,就会向其他世家发布召集令,将所有世家的族们,全部召集至西恩特。被认可的候选人会在世家的注视下进入祭坛深处,那曾属于王朝的废墟之中,如果他成功了,血脉内的杂质就会被祭坛自行剔除,重获新生,得登神坛如果失败了,”赤鬼看着祭的眼睛,轻声说,“便会落得尸骨无存。”

这便是楠焱殷如那天没有告诉她的。

祭只觉得全身泛着异样的凉意。

“如你所知,自第二任之后,没有一人成功过,”赤鬼道,“楠焱尚且有这般数量,更遑论其他家族,七千年下来,继承人诞生委实算不得一件新鲜事了。”

“而你之所以受到这般程度的重视,原因有二,其一便是不久前的茗萱战役,你携封印之杖出现在桑炽关的事情,现下应该已经被所有世家知晓了。封印之杖是至尊的权柄,千年前幻森覆灭,初代世家族们合力将吞噬封印于西恩特,杖因此得名。世家建立后,它便一直被保管在楠焱的祠堂中。当继承人们的争夺开始渐渐出现结果,封印之杖的认可,便会成为一个象征,没有被认可的那一方在接下来的争夺中,很难扳回一成,它的认可本是三关甄选的第二步。”

祭静默了片刻。

“三老三老说我违反了规则,”她垂着眼睛问着,“是不是就是指这个?”

“对,”赤鬼点了点头,“就算你身上的血脉集中度足够征用封印之杖,但仍旧不该是现在。规则被违背后,会自行权衡,封印之杖在你倒下后就消失了,如我所料不差,应当是带着你的记忆一道去了西恩特的祭坛。它在试图修正甄选顺序,让你和另一个继承人有所接触之后,再给出它的选择结果。但是你既然已经被认可过一次,便说明你已经足够有直接迈入甄选的资格,祭,你只有七岁,能在你这个年龄就走到这一步的,十二世家在七个千年中,你是唯一的一个。”

祭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就是,你出身于第二任至尊的嫡脉,也就是嫡女楠焱琳琅一脉。”赤鬼微微叹了口气,“那两位得以登上祭坛的楠焱家族继承人中,都出身自琳琅一脉,琳琅一脉不仅出过继承人,还出过更多的先知,这一脉,一直是被光所眷顾的血脉。你占据了两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才让世家不得不重视你,不得不重新评估你成为第三任至尊的可能性。”

“你父亲在试图为你找退路,”赤鬼望着祭的眼睛,轻声说,“尽管他为你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尽管他做好了将你献上祭坛的觉悟,但他仍旧希望你能活着回来,是不是至尊并不重要。”

“那些没有通过达伊洛甄选的继承人,无法进入祭坛,会回到自己的家族,继续度过寻常的一生,但这样的他们若不是出身自族里的望系,便会是族的有力争夺者。”赤鬼垂下眼睛,看着雨水坠落,“如果你没有通过甄选,继承人的身份将不再作为你的特殊之处,你要成为楠焱家族的族,还需进行争夺,而跟你同出族膝下的楠焱珞,会是你最强大的竞争者。”

祭的呼吸一滞。

“这是他作为父亲的私心吧,若是你能回来,他希望族的位置由你继承。”赤鬼轻笑一声。

“可可是”祭的声音带了微微的颤抖,“大老同我说”

我是一定能成为至尊的。

这句话即使到了现下,她仍无法说出口。

“她没说错,”赤鬼远眺着小镇烟雨朦胧,“你没有退路,也没有旁的路可走,你会继承至尊之位,你必将成为第三任至尊。”

“可是为什么!”祭再忍不住,几乎要高声质问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如此相信!为什么没有人肯告诉我理由!”

“因为那是你的选择。”赤鬼如叹息一般说着。

“是你自己选择了那条路,那条必定通向神坛的,无法回头的路。”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