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汉有记者采访大文学家刘向:“您这一生,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是新序、说苑,还是列女传?”他一定会说:“都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的儿子刘歆。”
刘歆,刘向之子。刘向、刘歆父子在中国古书界绝对是响当当的传奇人物。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大规模整理文化典籍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不朽盛事,如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命大才子、内阁首辅解缙领衔整理出永乐大典。有的则毁誉参半,如清朝乾隆帝命学者纪昀领衔编纂四库全书,由于在整理过程中存在大肆毁改书籍的恶行,变得臭名昭著,被后世学者讥讽为“四库毁书”或“四不全书”。但要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整理文化典籍的活动,就不得不提到刘向和刘歆父子,他们领衔的整理活动堪称完美,意义深远。
话得从头说起。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这位贪图享乐,以昏蒙著称,专宠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以致皇位没有继承人的皇帝居然格外清醒起来,做了一件历史上颇有开创意义的文化盛事。那就是继汉武帝刘彻之后,再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图书文献。这次征集进步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派谒者陈农向天下征求分散的书籍,还同时命令光禄大夫刘向领衔并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占卜的书,侍医李柱国校医药之书。每校完一部书,刘向就整理编目,概括其大意,录下来把它上奏给皇帝。当刘向死后,哀帝又派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这样,刘向刘歆父子等人不辱使命,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
说到刘歆,既然是刘向之子,想必有两把刷子吧?不对,他有三把。这个人才能非凡,各方面成就卓著,做官也基本是贵人相助,顺风顺水。但是,要是全面总结刘歆的政治生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却是最佳评语。
先看看刘歆的简历吧。刘歆后改名秀,字子骏,出生于西元前五十年,去世于西元二十三年,享年七十三岁。为刘邦四弟刘交后裔,刘德之孙,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刘歆是古文经学的继承者,曾与父亲刘向编订山海经。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他是第一个不沿用“周三径一“的中国人,并定该重要常数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这个简历里大家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刘歆后来改名为刘秀。为什么要改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为避汉哀帝的讳,因为汉哀帝叫刘欣。欣、歆同音,跟皇帝重名,当然要改。思想家荀子不也因为跟汉宣帝刘询重名而被汉朝人改“荀卿”为“孙卿”吗?所以,这个说法貌似是很站得住脚的。改是一定的。但是否一定要改成“刘秀”呢?当然不一定。第二个原因来了,那就是刘歆想当皇帝。为什么想当皇帝就要改名为刘秀呢?因为当时,也就是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民间流传着一个谶纬。谶纬的内容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个谶纬还有另一种版本,那就是将来的皇帝叫刘秀。实在是太具体了。刘歆当时已经被大司马举荐为光禄大夫,他也有当皇帝的,于是就趁避讳改名之机改名为刘秀。他给山海经作注后上书西汉哀帝刘欣的表奏中即自称臣“秀“。改了名,应了谶,皇帝的帽子就能落到自己头上了吗?这种行为至少看起来是很荒唐的,然而,史书凿凿,刘歆确实就这么干了。当然后来的皇帝也是叫刘秀,但彼刘秀是个民间粮贩子,而非此后天的刘秀。事情的发展绝对出乎刘歆的意料。汉哀帝刘欣死了,王莽当了皇帝,不是他。他于是谋反,认为自己将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但事情败露,王莽把他逼死了。然后原装的刘秀把王莽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
其实刘歆和王莽的关系是真的不一般。王莽就是刘歆命中的贵人。当刘歆初入仕途为黄门郎不久,以孤贫恭俭而声名盛高的王莽也因王凤临终之托而为黄门郎。两个黄鼠狼,不,黄门郎,出身豪贵而又博学的年轻人从此结下了较深的情谊。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野心勃勃的王莽终于“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哀帝死后,他更被举为大司马,独掌政权。
为了给最终篡权作准备,王莽胁持上下,设计诛灭政敌,拔擢党羽。失意的刘歆成为王莽拉拢的对象。王莽把刘歆召回京师,先任命为右曹太中大夫,很快迁官为中垒校尉。不久,王莽为安汉公,随即任刘歆为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让他“典儒林史卜之官“。这时的刘歆已成为学术文化事业的最高领导人。从王莽来说,为了实现政治欲望,也需要有一种新的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而刘歆所鼓吹的古文经学,尤其是其中的左传和周礼,颇有一些利于其篡汉夺权的内容,所以他利用政权的力量大力支持刘歆推行古文经学,同时换取刘歆等人利用古文经学为其固位、篡权和托古改制制造舆论,提供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