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多久,一身戎装的吴英雄便亲自前来觐见蔡煜,他记着历史上不少将领都是因为立了大功以后稍微有点忘形,结果招了君主之忌,所以格外恭敬地老远便俯身秉道:“神卫军都虞侯,兼领锦帆指挥使,金陵烽火使吴英雄叩见陛下,请陛下恕微臣匆忙赶来,未及时换下戎装之罪。”
蔡煜笑呵呵的抬手道:“吴将军请起,你勤于王事,何罪之有。”说着对身边的吴乔与徐弦道:“王昌龄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孤有吴将军这般勇将,北朝要过江来欺凌江南,想也是休想,哈哈哈。”说完竟得意的大笑起来。
徐弦也在旁乘机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以老臣之见,北朝地大人多,兵强马壮,莫若乘我军的此大胜之机,加倍甘词厚币,可收以战迫和之效,早日结束江南这场兵劫。”
蔡煜正想答应,吴乔急道:“陛下万万不可,眼看北军后路断绝,正当沮丧之际,若我朝主动求和,无异于示弱与敌。”
两位丞相意见相左,叫蔡煜有些踌躇,便问吴英雄道:“两位丞相之言皆有道理,吴卿,你对以战求和之事可有看法?”
吴英雄见对面三个人的眼光都盯着他,而蔡煜的眼光也十分迫切,看得出来蔡煜是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的,哪怕是再次向宋国称臣。于是吴英雄沉吟着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仁慈,不欲江南百姓遭此涂炭,方有以战求和之想,不过以臣之见,此时求和未必是好时机。”
“吴将军,此话怎讲?”徐弦见吴英雄并没有直接否定议和,脸色稍宽,立即追问吴英雄话语后面的意思。
吴英雄不卑不亢的接着道:“陛下,在臣的老家有一句话,叫做能战方能言和,今番我军虽然烧毁了宋军跨江浮桥,但是宋军东中西三路大军皆主力未损,算不得受到重大挫折。况且北军一向以为南人柔弱,若我猜得不错,此番宋军将领必然要大骂我军以狡计取胜,心下还是以为我军与北军相比颇有不如。在这种情形之下若我方求和,宋军一定不会认真考虑,反而会加紧攻城,以期逼迫我朝投降。”
“嗯,吴卿对宋人的心思猜得很透,此言有理。”蔡煜思索着点点头。
“那以吴将军之言,何时才是议和的良机?”徐弦没想到吴英雄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又接着问道。
吴英雄微微一笑,看着远方还未熄灭的火光道:“若是北朝三路大军之一被我军痛击乃至打败,宋人方能体会到江南军民抵抗的决心,到那时,就肯坐下认真与我们谈议和的条件了。”
“打败宋人整路大军?”蔡煜和徐弦都有些不可思议的望着吴英雄,要知道,这意味着南军要在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中战胜强悍的北方军队,这可是历史上都极其罕见的事情。
“吴将军是否因为刚刚获得大胜,太过看轻北军,若是我军可以一举击败整路北军,何以被他们攻到金陵城下,你胸中可有定计?”徐弦有些不相信得看着吴英雄,蔡煜随着他的发问也点点头,看着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