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此人乃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货色,如今见着童贯全盘同意了自己的主意,这才八百里加急上书朝廷,将招降耶律大石的功劳揽进了自己的口袋之余,且请示朝廷允许大军北上“宣抚”。
亲眼见着蔡攸奏折以上,童贯心知此事必定是板上钉钉,官家决无不同意的可能,心下也自是大喜。
二人如今一为招揽耶律大石之功,一为北上伐辽以博取王侯之位,利益之间并无冲突,正是实打实的蜜月期。既然蔡攸已经有所表示,童贯自当更加上紧,一日间数道谕令发往宋营,唯恐种师道抗令,特命亲卫说明近日誓师,择日出征。又将雄州城内优伶搜刮一空,连青楼中但会清唱几句的妓子也不放过,凑齐了百十来人,便命人押解着往宋营而来。
和诜原本便是靠童贯破格提拔,这才有今日的地位。加之倘若伐燕成功,自己自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听闻得童贯谕令,虽觉有几分儿戏,却也只能舍下老脸去。但宣帅所令,自当奉行。
种师道却不同,自己身为西军主帅,下面还有这么多将士看着,岂肯乱来?竖旗帜这个没问题,军中旗帜无数,多几面就多几面吧!撤回斥候?此关乎大军之安危,岂肯奉行?至于搭台唱戏,那更是不可能了。西军北上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卖唱的,更不是来娱乐辽国百姓的。
见着种师道有抗令之意,童贯所派之亲卫只得凑近前来,悄声解释。只言如今雄州城中蔡攸说了算,这些主意也全是蔡攸所出。倘若大军不肯奉行,则蔡攸必不肯下令大军出征,如此一再拖下去,于西军有害无益。又言倘若大军奉行,一旦诸事准备妥当,蔡相公自同宣帅前来主持誓师。待到朝廷谕令一到,即日出征。
前次王叶传言夏国入侵永兴军路,种师道为了军心不乱,不得不使出一招饮鸩止渴之计。亲卫前去查探详情,来回也不过十来日。如今五日已过,没几天好拖了。为了赶在事发之前出征,虽然心知今日之事丢脸丢到家了,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宋营两位主帅意见既然已经统一,其他人反对也没用。
宋军最不缺的便是人手,不到半天时间,该竖的旗帜已经竖起,该搭的戏台已经搭好。待到下午雄州优伶一到,沿河十来个戏台,上面便已经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可惜的是对面一个观众也无,即便是辽国沿河巡逻的侦骑,也由着宋人自娱自乐,不肯多看一眼。
见着诸事皆已准备妥当,亲卫自是连夜赶回雄州复命。
雄州城内,童贯也没有闲着,早就命人描画“慕化旗“的图纸,再下发工匠营中,一万面小旗帜而已,老早就已经准备完毕。
闻听得亲卫回报,知道诸事已谐,自是大喜,赶紧跑来蔡攸处请示。
蔡攸默默地算了算,自昨日八百里加急发出奏报,差不多明早就可以到达朝中。以自己对官家的了解,既是自己拿了主意,且有王黼相帮着说话,官家自会相信。再加上中书省出文的效率,三天内朝廷允许出兵的诏令自当到来。
当下蔡攸便拍板道:“事不宜迟,明日当前往宋营誓师。三日后,待到圣旨一到,既命耶律大石前来投诚,且大军北上。”
前面已经说过,自蔡京去后,朝中没几个大佬肯为童贯说话。如今既然蔡攸能帮着搞定朝廷,童贯自是不会反对。便开口道:“既如此,下官这便下令,且遣人送信与耶律大石,命其三日后前来大营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