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就算是有了“拔队斩”这条军规,让士兵们不敢在战场上扔下将校逃跑,也不能绝对保证这些将校们不会战死!对于那些有在战场中“正常”死亡的将校的部下来说,为了保命,只有逃跑这一条路。
为防止士兵逃亡,朱温又想出了一个更为狠辣的办法,那就是在士兵的脸上刺上所在部队的军号,这样无论那些士兵跑到哪里,都可以凭借他脸上的刺字找到他,而各地的关隘和地方官府都要协助抓捕,抓到人后,就把人执送回原部队处死。就算是有个别士兵侥幸逃脱归乡,乡人也不能收留,否则全乡人都要受罚。
而同时代割据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也在北方推波助澜,他们在幽州征集了二十万男子充军,其中年幼者只有十五,年长者已近七十,每个人的脸上都要刺上“定霸都”三个字,而文官则在手腕上刺出“一心事主”四个字。
朱温此风一开,各大节度使纷纷效仿。而无处可逃的战败士兵们就只能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了。
这就给了那些实力较弱的节度使们一个机会,他们会招抚这些落草为寇的士兵们,以壮大自身实力。这也就导致了军队之中鱼龙混杂,有逃兵,有盗贼,有流氓无赖……
就比如南吴的开国皇帝杨行密,他就做过江淮强盗,是被官军捉捕后,才当了官兵。而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则是以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为生,又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八,故被乡人称为“贼王八”。后来他犯了重罪,无奈之下只能逃离家乡,到远处投军。还有吴越的开国皇帝钱镠也是一个以贩卖私盐为生的无赖。至于南平的开国皇帝高季兴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一个家奴。
五代十国时期就是一个如此神奇的时期,许多出身微贱,甚至犯过罪受过刑的人都能称王称霸。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军队里讲究的不再是什么忠君爱国、什么忠义气节,而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人人都只注重自身利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景裕居然还去讲什么环境卫生,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李景裕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十分可笑,但是,正如他自己说的,总要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