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1 / 2)天启帝首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无奈的瞥了徐光启一眼,他这个徐师傅啊,在学问上、为人上的确没的说,可就是政治手腕跟嗅觉上总显得格外迟钝。也不知道是天资愚钝还是磨砺不足的缘故。皇帝暗自摇头,原本还打算将徐光启培养成叶向高的接班人来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徐光启要走的路还很长。

暂时将徐光启晾在一旁,皇帝对满桂、孙祖寿二人说道:“满桂将军刚刚所陈奏的练兵二要义,一曰严,一曰利。初听似乎粗鄙不堪,但须知大道至简!治军严明,则军纪井然,士卒将校皆如臂使指许之以利,则三军振奋,无不跃跃欲试,奋勇杀敌。严与利相结合,的确能够练就出一支嗷嗷叫的部队。兵法有云,治兵无良方,唯赏罚分明而已。何为赏罚分明?以朕观之,可不就是满桂将军口中的严与利嘛。”

皇帝再次对满桂表达了深厚的赞许,这令满桂激动的浑身颤抖,泣不成声。作为一个饱尝人情冷暖,半生凄苦的人来说,但凡身边人对他稍加辞色,他便会投桃报李。更何况,现在理解满桂、器重满桂的那个人还是天下的共主,大明朝的天子。

满桂性子朴实,谁对他好,他就百倍敬重之!

现在在满桂心里,已经发誓要用尽一生忠勇来报效皇帝的知遇之恩了。

紧接着,令满桂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唤来几个锦衣卫,吩咐道:“尔等去造两面旗帜来,一面上绣严字,一面上绣利字!朕要将这两面旗帜送于满桂将军,助他在京师整顿三大营!”

闻言,满桂感激涕零,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为了自己这么一个卑贱的小人物大费周章,他哽咽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反复的磕头而已。

皇帝见状,和煦的笑道:“满桂将军快快请起。”说着,他还从魏忠贤手中接过手绢,递给满桂擦拭眼泪。

对满桂好言笼络过后,皇帝转身望向孙祖寿。

连起初不怎么看好的满桂都能讲出严与利这种练兵要义出来,皇帝对打一开始便心生好感的孙祖寿更加期待了。

见皇帝望向自己,孙祖寿忙道:“回皇上,卑将的练兵法门跟满桂将军有所不同。”

皇帝笑道:“但讲无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国朝带甲百万,有充足的部队来适应不同的练兵法。”

得到皇帝的鼓励之后,孙祖寿简单整理一下思绪后,说道:“卑将认为统军练兵,首在能同士卒同甘共苦!若是军中将校食兵勇之食,衣兵勇之衣,宿兵勇之所,则士卒兵勇无不信服爱戴,后将令方可上通下达,无所阻碍。其次,要做到赏罚分明!军中无戏言!每一项军令,都必须完成,不能完成或是偷工减料完成者,皆罚之,完成者或举一反三者,赏之。则士卒兵勇知令行禁止,知赏罚有度,后士气旺盛,无有匹敌者。最后,为将者应当爱兵如子,混迹士卒兵勇之间,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皇上,战场之上,兵勇心目之中并非都想着兵饷爵位!其实大部分兵将心存更多的乃是朝廷,乃是皇上的安危,其次又是同袍情深,血缘亲疏,最次才是割首吃响,加官添爵。”

孙祖寿说道。

皇帝点了点头,觉得孙祖寿果然比满桂的政治觉悟更高,至少他还知道在奏对的时候拍拍皇帝马屁,兼顾一下大明朝的“政治正确”等等。

皇帝又同二将交待了好久,总算敲定主意,令孙祖寿代替王象乾整顿京营,满桂则充当副手。不过王象乾曾经担任的“总理经营戎政”一职却不能落在两人头上,毕竟大明朝的祖制是“以文治武”,这个戎政官还是应该以文官充任。

皇帝左思右想,便将叶向高的名字填了上去。

叶向高原本就是帝国内阁的首辅,平素里就日理万机,处理许多政务,就更别提他同时还肩负着主持考成法的重任,加上他年事已高,其实已经不再适合肩负太多重任。

但这也正是皇帝选择叶向高的原因,皇帝本就没有让叶向高走马上任的意思,只是挂个名,具体工作则全权交由孙祖寿跟满桂。皇帝给孙祖寿升了官,做到了总兵官,满桂更是连胜数级,做到了副将的高位。在大明朝总兵官已是武将能够攀登到的最高位!再往上,就只能在爵位上费心思了。因为祖制规定,总兵官以上的实权职位都必须由文臣充任。所以说从皇帝升迁二将的角度也不难看出皇帝的心意。

这对于天下人而言更是一个榜样,特别是满桂,他原本不过是个中级军官罢了,现在竟然摇身一变,飞上枝头做了凤凰!

这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满桂有真才实学!

可天下人不那么认为,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满桂深得皇帝宠信!

所以满桂的“功成名就”落在世人眼里,便成了当今圣上对自己器重的人,丝毫也不吝啬封赏!

想想之前的叶向高跟熊廷弼吧。

叶向高搞砸了三边军务,闹出了固原镇兵变的乱子,可皇帝因为宠信他,竟是转手将三边哗变的责任推给了东林党人,叶向高“毫发无损”,仍旧做他的内阁首辅!

熊廷弼更是如此,皇帝先是力排众议重新启用熊廷弼,而后在经抚不和中坚定的支持熊廷弼,甚至不惜召回王化贞,就连日后广宁惨败,天下人都以为皇帝要迁怒熊廷弼,让熊廷弼背锅负责的时候,皇帝仍旧选择了保下熊廷弼!

虽然天下人都在谩骂熊廷弼,但几乎所有人都羡慕熊廷弼!

羡慕什么?

自然是羡慕熊廷弼深得皇上宠信。

这其中也包括喷熊廷弼喷的最凶的东林党人。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明代士大夫们,这一生都在追求什么?

不就是奢求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然后做出一番政绩,令后世瞻仰,流芳百世嘛。

“可恨!真不知道熊疯子给皇上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令皇上对他如此信任,不惜倾国之力保护他。假如皇上也能够信任咱们东林君子,给咱们足够多的权柄资源,辽事早太平了。”这是某位东林党徒的悲叹,更是无数天下人的心声。

执政一年多来,皇帝刻意做了许多千金市马骨的事情,譬如重用李如柏,譬如将杨镐、袁应泰改囚禁为软禁等等,再加上温体仁在京报馆中大肆鼓吹,皇帝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确已经营造出一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胸怀宽广、用人不疑的明君圣主形象!

“今上虽然年不及弱冠,却聪明睿智,虚怀若谷,已有圣君气象,我当效力君前重现太宗与魏征的君臣佳话。”这是某位才子的壮志豪言。

“如今天下正值多事之秋,好在今上锐意进取,有革除弊政,推陈新政的雄心,我辈英杰正当乘势而起报效君王,匡扶社稷,大济苍生!”这是某位游侠儿一样的公子哥醉酒之后放出的誓言!

……

获得了孙祖寿、满桂这两员得力干将之后,皇帝心情愉悦,在送走二将是,还特一拿出两千两赏银,皇帝还说:“满桂将军生活拮据,这些银钱尽快拿起享用,替朕办差用命,朕总不能饿着将军的肚皮!”

满桂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可他又讷于言语,便只是哽咽。

打发了二将之后,皇帝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这个京师三大营始终令皇帝如鲠在喉。事实上不止宋代“冗兵”,明代冗兵的情况也十分严重。一面是贪将吃空饷,兵员奇缺,一面又是残兵弱将充斥京营,混吃等死。后一种现象在京营尤其突出。向京营这种地方,由于卫戍京畿的缘故,里头没少被安插关系户,所以风气很坏。自打成祖永乐朝起,历代明皇都或多或少对三大营进行过改革,其中最有著名的称得上是于谦将三大营大刀阔斧的改为“十团营”。但是也仅仅是解一时之渴。

现在的三大营既不能打仗取胜,每岁还耗费朝廷无算的钱粮兵饷,实在是令皇帝恼火,所以自打他上任以来便开始着手对京营进行整顿,但三大营规模甚大,积弊又深,绝非一朝一夕能够重振武德的。以前是王象乾那个文臣、老臣整治京营,现在皇帝换了个方子,改由孙祖寿、满桂两个武将、少壮派挂帅,希望能有惊喜出现吧。

继接见袁崇焕、孙祖寿、满桂之后,皇帝在黄昏时分,还见了最后一个人王化贞!

王化贞自从跟熊廷弼争夺辽东大权失势后,便被皇帝召回京城,可是他并不是个安分的主,在京城没少四处活动,最令皇帝忌惮的是魏忠贤曾禀告说王化贞似乎跟福王有些不清不楚。这可是最犯忌讳的。

所以皇帝虽然选择了召见王化贞,却是将他晾在养心殿足足一个时辰!

其实刚入宫的时候,王化贞心里还是充满傲气的,自打熊廷弼丢失了广宁城以后,他便四处传扬“假如朝廷当初采用我的计策,别说丢失广宁,丢失辽左,恐怕这回儿努尔哈赤的首级都运抵京师了。”

有熊廷弼的惨败“铁证”在侧,不由得人们不对王化贞敬服三分。以至于在京畿官僚圈内,王化贞变为自己经营出一个身负大才,却造奸臣陷害,壮志不得施展的形象。

广宁之战对于朝廷来说是一次惨败,对辽左百姓来说是一场噩耗,但唯独对他王化贞来说是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