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是这个时代战场上最强的部队,骑兵排成排齐头并进的正面冲锋战术在东方和西方用了上千年,因为实践证明这个是最有效也是最凶猛的进攻方式,而且通常骑兵都是面对着5倍数量的敌人,有时候面对10倍的敌人都能获胜。
一般骑兵冲锋队形是3、4排横队,队形虽然不很整齐,但是层级还是明显,前后间距大约2米,左右间距一米多,前后排之间位置交错。
米柱大军骑兵只有六千人,却压着八万叛军打,这也六千骑也是朝廷目前能在贵州投入的最大力量。
后续部队,源源不断,但目前只有这么多了。
从实际的意义来说,战车与骑兵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节奏,其中最重要的并非骑兵与战车的冲锋能力,而在于他们的机动力。
对于战争来说,计算出对方的攻击范围和攻击方式不难,但算出攻击时间变得异常困难,因为对方的移动速度变快了。
其中又以骑兵的速度最快,骑兵并非必然战胜步兵,而是在于袭扰,请注意的是,假如相同价值上的步兵与骑兵正面冲突,骑兵并非战无不胜。
因为步兵可以快速的修建路障和拒马等有效防止冲击的防御工事,而骑兵最大的能力在于快速的移动与不停的袭扰,并且,骑兵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他们可以在一定特定的时间之内。
对于某一点进行猛攻。这种对于特定地方的猛攻,常常可以突破并且撕裂步兵构建的防御网,而其他地方的步兵则陷入了一个尴尬与增援的难题之中。
袭扰的作用在于扰乱对方的部署,使得对方进退维谷,进而进行包围与分割,这种能力使得骑兵战无不胜,这也是为什么欧洲遇到匈奴人之后,很快就变打的喘不过气来。
进而在之后的战争之中,拼命的发展重骑兵的原因,步骑时代的关键在于速度与进攻位置的选择,进行快速的分割与包围,进行袭扰使得对方失去作战实力。
八万步兵,如果让他们做好准备,准备好防御工事,设置好栅栏、拒马、鹿角、濠沟等东西,加上几千弓箭手的箭阵掩护,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骑兵来攻,只是死路一条。
成吉思汗的成功为后世的骑兵作战制订了黄金标准,不去攻击严阵以待的敌人,总是在对方意料不到的地方和时间发动攻击,你准备好了,我就快速移动,攻击你薄弱的环节和地方。
他们突然而至,八万叛军连准备都没有准备好,就开始面对明军强悍的铁骑,用几根长枪去对抗骑兵,这只是一个笑话。
明军铁骑,狂卷而去,他们使用火枪、弓弩先对长枪兵进行打击,杀得对方哭爹喊娘,阵势大乱之后,利用高速冲锋之马势,突入对方阵中,挥动马刀,大砍大杀。
叛军亡魂大冒,纷纷逃命,纷纷向后躲,向两边躲。
结果就是你一躲,就造成了两个效果一,你自己站到了骑兵砍你最得劲的位置二,你把你旁边的战友挤到了旁边的马匹前面。如果这一排人有人分别往左往右挤,那可就惨了,中间的人无处躲避,甚至可能被自己人撞倒,然后任由马匹撞倒踩踏。
战场上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因为人们本能的都想躲,更有甚者,第一排的人面对马匹肌肉墙推进的时候,总有些人会不自觉地往后退,这时候就会挤到后面的人,另第二排产生混乱。
至于那些以为往骑兵左边躲,他就砍不到我?其实没区别,因为骑兵在马背上可以灵活地做出很多姿势。而且另一方面是,你躲到了左边,那就到了左边的骑兵砍你最得劲的位置了。而且你还把你左边的战友挤到了马蹄前面。
叛军大阵在骑兵的攻奇之下,全面崩溃,纷纷向后逃,明军骑兵在叛军大阵之中凿出一条血肉道路之后,然后重整队型,反复冲击,杀得大阵七零八落,乱成一团。
安长老见事不可为,只好率领一队士兵撤退,而宋万化也万念俱灰,收拢本部可以收拢的人马,向水东逃去。
米柱立即命令汤正率领五百骑追杀安长老部,飞骑快箭秦明率领五百骑追杀宋万化部,留下马祥麟作现场指挥官,自己率千骑直扑贵阳。
这里大局己定,有马祥麟在,可以控制一切,而米柱此战目的,不单止击溃叛军主力,还有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