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礼义亲自将计划由斩首改为旱天雷,他们就是要来一个晴天霹雳,轰动天下。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住的是蒙古包,小而窄,面对高大宏伟的建筑,确是容易生出自形惭愧,然后生出庄肃穆之心。
林丹建察罕浩特,就是让各部酋长定期来见,让他们生出敬畏之心,草原人可是在盛世强大之时,才敢筑城。
林丹建察罕浩特,确是有向各部炫耀武功,迫令他们屈服之心。
为了建白城,他耗资巨大,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当然是加大了盘剥其它各部的力度,加上迫令部民由黄教改信红教,部民们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林丹汗建察罕浩特,是为了威加四海,绝对不会想到,是让自已成了活靶子。
米礼义部自开原之战后,一直在庆云堡集训,对外在声称参与铁岭之战,铁岭战场上也有他的旗号,徐光启还弄来了四万杂兵前来充数,只是铁岭之战久而未决,几位大佬饱受指责和批评,不过他们不为所动,有条不紊,按步就班完成计划。
他们一直在训练,在等待时机。
开原之战后,蒙古人防他们就像防贼,到了夏天,更是日夜派出侦骑,不敢丝毫有怠,至秋风起,天高气爽,正是出兵大好时机,明军还是没有什么动作,蒙古人终于放下心来,他们是相信,明军是被建奴拖在铁岭了,蒙古人是被建奴打拍了,他们是知道建奴的厉害的,建奴在生死关头,会发出巨大的能量,硬抗明军也不是什么奇怪事。
明军精锐与建奴在拼死一战,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八月中旬,草原上开始下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从小冰河期后,北方草原八月下雪,天气奇寒,加大了粮食酒水的消耗,越往北越冷,让游牧民族没有选择,逐渐南移。
下雪了,天地之间雪花飞舞,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大雪还没有封路,但是寒冷的天气让人不想外出,储存够了过冬食物的牧民们,开始躲在帐篷里,准备过冬,辛苦了一年,终于到了可以稍为休息之时。
蒙古人也放下了戒心,天高气爽,草长马骠之时,明军都没有什么动作,现在更不会有,不出意外,他们将撤铁岭之围,龟缩回自己控制的城市之中。
而且察罕浩特和开原、铁岭之间隔着一科尔沁草原呢?科尔沁有三十鄂托克,近十万控弦之士,不是好惹的。
明军出动了,四万明军兵为两路,沿着既定的路线出兵,路线由北镇抚司的许显纯制定的保密路线,避过科尔沁各部聚居点,偶有外出的牧民,也让他们一一扣留,确保不会走漏风声,明军携带了足够的保暖衣服、帐篷,也有足够的热食,确保了不会在野外冻伤冻坏。
人员和物资的转移,不是问题,他们红衣大炮的转移才是问题,二千斤重的红衣大炮,多达百斤,加上配套设备和炮弹,光是炮团就有两个,共计五千人,他们大量的使用骡马和车辆运辆,这也是他们日进五十里的原因。
他们兵为两路,南路由米礼义和徐光启统领,疾攻对方望南门,另一路由戚金统领,他们负责攻镇北门。
察罕浩特连嘎巴山和棋盘山而建,填住了两门,就封死了他们前后之路。
这座古城最初应该是大辽王朝治下的一座城池,历经塞北辽、金、蒙的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到了近年,早已默默无闻,在历史文献中更是无据可考。
此时的华夏版图可谓烽烟四起。南面,明王朝统治极其腐败,各种此伏彼起,大明朝廷摇摇欲坠东北,新兴的女真人后金政权铁骑纵横,披坚执锐,拔剑四顾,虎视眈眈。
不甘落后于人,誓要重振黄金家族声威的林丹汗,在此时建白城,这是野心勃勃之举,他要在蒙古东部诸王之中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在塞北诸部争锋之中,傲占一席之地,这是他无比野心,自视英明神武之举,但却是因此招来了致命的攻击。
林丹汗无意中现出的破绽,让东北战区参谋部及时发现,迅速的制订出了这个令米柱也拍手叫绝的旱天雷计划。
旱天雷计划不是米柱制订的,却是有力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