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宛凝就在三多村彻底住了下来,每天带带孩子,绣绣花,有空的时间出门串串门子,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悠闲自在。
甚至连城里一年都去不了几回,就喜欢这样悠然自得。
地里的产出和后院的蔬菜就够他们一家人生活。
喂养的鸡鸭鹅,产的蛋也够平日里的开销。
每年开春,他们都会孵一批小鸡,小鸭和小鹅。
来替换不再产蛋的鸡鸭鹅。
等新的一批长大,以前的就可以淘汰下去,用来改善家里的伙食。
再加上林家三兄弟时不时送过来的野鸡野兔,他们家根本不用割猪肉就可以过得油光水滑。
而且林家的日子,如今也是芝麻上开花节节高。
三个儿子饱足了劲,就想在全村人面前替爹娘争脸。
地里的庄稼不用林大牛操心,就安排得妥妥贴贴。
甚至还时不时的拿一些野味到城里去卖,换一些银两贴补家用。
还趁着农闲的时候出去打打零工。
几个媳妇也异常的勤快,把家里的家务事做完,都会到谢宛凝这里来,一边说说话,一边完成手里的刺绣。
对,为了让日子过得不单调,谢宛凝让林家的女人们都过来,亲自传授技术。
甚至还包括村里的女人孩子们,只要想来的都可以过来学。
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培训班,按进展来教学。
毕竟对于她来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技艺要传承下去,而不是藏着掖着一枝独秀。
能让村里的女人们日子都好一点,生活质量提高一点,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整个三多村里,她的口碑直线上升,简直比村长,族长还要高。
只要一出门,村民们的热情让她应接不暇。
女人们来她这里,还会时不时的带很多东西过来,蔬菜果类,瓜子花生的,只要是觉得能够可以表达他们的谢意,谢宛凝都会笑着接受,毕竟这是村民们最质朴的表现,她不觉得有什么。
这一晃,她在三多村住了五年,这五年的时间里,充实而悠闲。
别看家里添了两个小家伙,可谢宛凝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觉得重。
家里还是只有五亩地,也还是那个小小的院落,可每一天,院子里传出来的笑声是最爽快也最敞亮的。
村里的女人们有空都会来这里聊天,顺便帮她带带孩子做做家务。
多数是为了学手艺,挣钱。
而谢宛凝身上的银子,却已经高达了一千多两。
记得刚回村时,前前后后也用了差不多一百两左右。
然后迫于为了给林大牛一个交代,她才到镇上找了这家绣品店。
这几年下来,她前前后后也就出大约六副绣品。
因为走的是高端线路,其价格自然是居高不下。
最开始的那喜鹊登梅最便宜也卖了八十两银子。
之后的几副,自然要繁琐得多,这价格当然要高得多。
最高的一幅花团锦簇,因为它是有多种绣法绣的,又是双面绣,其价格居然高达了两百六十,算是最贵的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