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人生过往(1 / 2)驶向欧洲的班列首页

刘易隆不知道,过去有一句话,叫“无情无义”,就是说的那些人,翻脸无情,没有义气可讲。因为云蕾说了两句似是而非的话,他就居然同情起云蕾来,是不是有点儿太幼稚?

刘易隆这个人什么都好,是个直性人,有什么都不瞒着,不管对谁都是真情相待,这就出了原则,对待自己人固然应该如此,对待那些坏了心的人,你还是如此透明,早晚就会吃亏。所以,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这云蕾的些许良心终于丧失,成了害人的帮凶。刘易隆不为自己的轻率,而付出代价,不为一念之差倒霉才怪。

说起云蕾到确实有一段辛酸史,否则,好好的上着大学,她干嘛要下海?到娱乐场所,靠“卖笑”生活?

这女人的事情,还要从她准备考大学的时候开始。她们那个地方是河北的一个县,这个地方的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可以说是固有的传统就是要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的学习,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他们这个地方的人,大多数就是这样想的。因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个人都是指着自己那几亩地生活,生来就是农民。所以,要想改变人生,靠的就是全国统一高考。他们认为,“考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考分高,只要过了统考的分数线,就有机会上大学这是上天给的良机,也是籍此改变命运的办法。

因为高考成功转变命运的故事,在这里比比皆是,张三去了北京,李四去了上海,还有的去了天津、广州、重庆,每年衣褶光鲜的回到家里,不说是光宗耀祖,也确实在村人面前耀武扬威。这些“光辉事迹”,激励着县境内的所有学子,也激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自然云蕾的家庭也不例外。

但毕竟收入有限,要想考一所好的大学,不单单是拼个人的学习,还要拼父母的财力。为了让她考上大学,父母亲拼了老命。尤其是上了高中的那三年,女儿在学校住宿,这两口子便商量好了,挣钱的唯一办法是除去打工,有了钱,女儿不但有了学费,还可以增加营养,吃点“小灶”这是老师课外辅导的意思,虽然颇有花费,但效果明显,女儿几乎门门满分。

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此双双去了南方,在那里拼命的打工挣钱,寒暑假女儿可以到这个地方来看他们,光鲜的五光十色的大城市环境,给了女儿提早的教育。春节的时候,他们也会回家和女儿短暂的见面,这是一年最快乐的时光,家家比着放鞭炮,庆祝新年那里面即是”硝烟弥漫”,也是金钱的化身。

到了高三那年,这种待遇就没有了。不单单是老两口拼了命,女儿更是到了拼命的地阶段,她们住的校舍,全部安上了铁栏杆,为的就是让她们隔绝外部世界纷扰,“一心只读圣贤书,备战高考倒计时”,完全没有了黑天白夜,完全没有平日假日,孩子们手不释卷,老师也是极尽喉舌。这个时候,没有寒暑假,更没有春节,他们眼睛里看到的就是书本,心里想的就是考上大学。

父母亲在这个时候,更是玩儿了命,因为这个时候的花销比平日更大。所以,两个人不但坚持打工,有的时候甚至要打两份工。

他们也曾辗转过几个城市,但最终在东莞那个地方扎下了根,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鞋厂和服装厂,缺的就是技术工人。而他们夫妻经过这几年的苦干,技术都得到了提升,他们已经从“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完全蜕变成了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