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郁闷的杜如晦(1 / 2)贞观年少首页

独孤诚怒视独孤武,张氏却望着晚娘。

张氏没有被独孤文定亲的喜悦冲昏头脑,独孤武读书是家里最大的事。若是晚娘对此有意见,却又说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儿媳妇不要也罢。

这是张氏现在摆在脸上的态度。

陈三连忙笑道:“读书是好事,二郎是读书人咧,俺们家欢喜······”

陈三从过军,有点眼光,独孤武能搬动牛福来说亲,他们家招惹不起,否则他也不会带着女儿一同前来,毕竟自古商议定亲之事,就没有女子亲自前往的道理。

在牛福的插手之下,晚娘注定要嫁入独孤家,婆媳关系很重要,张氏若不高兴,晚娘以后可就难熬了。

不过陈三的好意,晚娘似乎不接受,她打断了陈三的话,说道:“读书自然是好事,但穷苦人家读书不好,听大郎说起······”

碍于未来公婆的面子,晚娘没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白。

读书是件好事不假,可贫苦人家养位读书人就是在养一头吸血的恶兽,吸得是家人的血。独孤文一直供养弟弟读书,独孤武又没读出个样,不能凭借书上的东西给家里挣钱挣粮,独孤文养了快十年,足够了,总不能一直这么供养下去。

晚娘便是这般认为的,所以让独孤武改了读书的习惯。

独孤文不会说谎话,意思就是说别人问他什么,他都照实说,只有独孤诚和张氏交待过的事才会摇头说不知道,但是晚娘与他有能毁天灭地的爱情,他便从未有过隐瞒,而且独孤诚和张氏也没嘱咐过家里的事不能说。

可以说,独孤文对晚娘家的情况一知半解,晚娘却对独孤家却知之甚详。

独孤武从三岁时开始读书,由张氏教导认字,家里的田地便由独孤诚和独孤文在打理,那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也就不说了。

后来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差,张氏和独孤诚依旧抽出一人来教导独孤武认字读书,另一人带着独孤文下地干活,再后来独孤武自己会读书了,才是三人一起下地干活。

她倒也没觉着独孤诚和张氏只让独孤武读书有问题,独孤文脑子不灵光,她都知道,张氏和独孤诚让独孤武读书,指望独孤武将来光宗耀祖很正常。

但是,读了书,便应该懂理。

家里穷的快揭不开锅了,靠着独孤文打柴、卖柴贴补家用,读书多年的独孤武却依旧只知道读书,这种书读来又有何用。

独孤武在晚娘眼里,就是只知压榨剥削父母和兄长的混帐东西,她岂会有好脸色给独孤武。

晚娘的答案,张氏不太满意,不过晚娘对独孤文的那份心意,她很喜欢,独孤文脑子不太灵光,就怕找到一个欺负独孤文的儿媳妇,晚娘虽然对独孤武读书有意见,但见识到了家里的情况,总归会改善对读书的认知。

见到张氏点头,独孤武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便笑道:“娘,我觉得晚娘说的很有道理,以后您让爹别逼着我读书了,您觉得如何?”

“敢······”张氏杏眉一挑,独孤诚的话被憋在了嘴里。

想着先把知道疼爱独孤文的儿媳妇留住,独孤武读书的事以后再说,张氏便笑道:“好,娘做主,你以后可以不读书了。”

张氏盖棺定论,独孤武高兴,晚娘也高兴,家里人似乎都很高兴,唯独原本兴致高昂的独孤诚没了笑脸。

饭桌上,两家人说说笑笑,独孤武发现未过门的大嫂似乎也没那么讨厌。

吃过午饭之后,张氏看着晚娘收拾桌子,更是越看越喜欢,知道心疼独孤文,人又标致,若是再白一点说是官员府上的小娘子也有人信,关键还不娇气,会来事。

这样的儿媳妇上哪儿去找啊?

这不,八字才刚有一撇,就和王氏陈三商量起何时下聘礼,找人算个好日子迎娶过门,甚至还问了问独孤诚,孙子该叫啥名字好。

说最近两年生两个孙子就好,家里有钱粮,虽不多,却是让两个孙子都能吃得饱饱的,饿不着,家里有时候也忙,两个孙子正好,多了怕是带不过来。

等到家里再有钱些,再多生几个。

这话放在后世,女方家里听见心里得骂,你把我家女儿当成猪了啊,但现在,陈三和王氏乐呵呵的附和着,说是回去之后便让人挑个好日子,早点将晚娘嫁过来。

独孤武瞬间心里就平衡了,原本算日子应该是男方的事,陈三都揽了过去,未过门的大嫂被老爹老娘如此嫌弃,比自己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