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上课的铜钲声最后响起,虽然有课的学子已经散去,但围观的学子反而越来越多,原因就是郑玄在此的消息传了开来。
原本学子们因仰慕郑玄而来,但当他们听到有人辩论‘重农抑商’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对着王平所在方向翘首企足,静候王平的发言。
学院里除了少部分鄙视王平不自量力的学子外,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通达识鉴。
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开始失去了它的魅力,各种新的学说萌生,标新立异风气在众学子中得以流传。
新学说中以玄学的人气为最,这种浮虚、玄虚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促成了最后所谓的‘魏晋风度’。
王平前世对古代思想史颇有研究,与其让这种玄学,或之后的佛学大行其道,不如将儒家的守旧古板革去,披着儒学的皮来输出后世众多哲学思想中的精华。
正是王平的这种抱负,才促成了他此次欣然的接受乐城挑衅,他趁此机会要讲一些不同的东西。
王平种下了一颗种子,至于能不能生根发芽,他就不知道了...
对于乐城的追问,王平并不理会,何为‘围魏救赵’之计,就是王平接下来打算全程把乐城当成不存在,把这辩论会当成王平个人的宣讲会。
“我在这里有个问题,竟然历代圣人都主张‘重农抑商’,为何班固会在《汉书中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如果‘重农抑商’真有成效,为何实际局势又反了过来?”
王平的声音流转自如,很快将众人从看戏者的角度向参与者的角度转了过来。
众学子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大家对这个问题纷纷议论起来,
汉武帝不遗余力的打压豪商,那时商人阶级的生存环境达到最低值,可是自从西汉中后期以后,商人们的实际社会地位不减反升,直到东汉王朝末期,已经演变成豪商横行的情况。
如仲长统所说。
在《理乱篇中他描述了商人的豪奢靡费:“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贷,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
在《损益篇中他叙述了商人的横行无忌:“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窍三辰龙章之肥;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如此情景,谁还相信‘重农抑商’的成效,其中一个农户出身的学子猛的拍手,大声叱骂道:“对啊,为何那些地主老财都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抑他老母的商啊。”
虽然话很粗糙,但问题就是这么明摆着,众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
郑玄不知何时已将手套取下,他手轻撵着胡须,苍老面庞上忽的有着一抹玩味的笑容浮现出来,他缓缓开口道:“这小子,鬼得很啊。”
郑玄身边几位老夫子也是纷纷点头,这一套说辞他们可是太熟悉了,他们讲课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抛出一个问题让学子们去思索,既可以调动学子们的积极性,也可以肃立教师的高深莫测。
先前那个叱骂王平的顽固老夫子忿忿的低估了一句:“不学无术,小聪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