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当年便是在文氏私塾读书,后来文暮取了功名,更认为文氏私塾风水好。
徐氏低头仔细想想,笑道:“文氏私塾里头都供着一些离休文臣,平日没有学生便不开私塾,只供那帮离休文臣埋头书案,撰注书文。书香气倒是足,只是那里距离咱们这府上有两条街的距离呢,玉琮性子好玩,去了那里,我不管束,便野了。”
文暮道:“我想着,叫玉嫣,玉珺玉琬玉琮玉瑚玉蝶玉琢皆去那里,也叫隔壁府的文莹文珠文珞去那私塾好好念书,咱们文府的女子不仅要同针黹词画,这书也要好好念,否则怎能显出天下第一府的风采来。”
徐氏迟笑:“这不妥吧。女子又不要上朝堂,念那么多书,恐怕是空耗光阴。倒不如,好好学学针黹,学学闺阁女训。况且,咱们府里,玉瑚是阮姨娘教念字,玉蝶是玉琢教念字,玉琢是老爷亲自教的,玉珺是萧姨娘亲自教的,这些小姐少爷们个个都自小受书教,认字识字,何须去受老学究的教,念成书呆子倒不好。”
文府一向重视书教,无论是少爷小姐,从小就被教导念字法,识字法,都背了三千字,能认字识字。有了三千字做基础,其余的便不大在意了,书房里的书都随小姐少爷们看的,随各人所爱,爱诗词的专攻诗词,爱经史的专攻经史,文暮也不大管教,全凭各人喜好。
每年书房小厮都会将少爷小姐们的看书记录递交文暮,文暮看过去,玉瑚是个不看书的,念会了三千字,能认字识字便无所谓了,玉蝶也是个不看书的,玉琢倒是一年看个十来本书,自己有时考他,他也能对答如流,玉琮年纪小,还在巩固三千字,玉琬偶尔看书,玉嫣被徐氏逼着看了十余本诗词,自己有时考她,她倒能背出那些诗词来,只是再追问诗词的意义,词藻的妙处,音韵的铿锵,她却又哑口无声,全不似平日里那副骄横模样。
倒是玉珺有时看书很有心得。
文暮想着把少爷小姐们送去私塾,给那些离休文臣教教,按照玉珺的敏慧,自然能够大放异彩,自己届时再弄几个其他府里的贵女公子进去,让玉珺的风采广为流传,也好为玉珺来日铺路。
见徐氏反对送小姐少爷们去私塾,文暮也不好操之过急,只点头道:“也罢,如今她们几个最大也才十岁刚出头,也不必逼着去念书。”
徐氏点首:“是啊,再大些去私塾也未为不可啊。像咱们端齐朝男子科考最低是十三岁开始,玉琢也才九岁不到呢,还有四五年,老爷何必急呢。”
文暮点头:“也罢。此事不急。你这些天操心年节赏赐之类的,若有拿不定主意的,可找老夫人商议。”
“年节赏赐这等大事自要找老夫人商议的。我怎好擅自做主。”徐氏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