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茶棚里的风波(1 / 2)寻道大千世界首页

平常的人是认不出张诚,但是那些见过张诚的人却记忆深刻。如此恶劣的事情自然有人告到了官府,但是那些衙门里的汉人官员都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来的。他们那里会自找麻烦的去找张诚。

至于满人,那都是武人居多,像普通的士子在心眼里就瞧不上,更何况他们也见不着。

虽然没有心思去找出张诚来,但是海铺的文书还是发了出来,不过这根本就没有人当回事。因为那些告状的人既不知道张诚的姓名,也没有张诚的确实长相。

其实这年头在江湖上混迹的很多人都是被官府通缉的,但是通缉归通缉却没有人愿意去管这些事。江湖人有武艺,却无善恶,若是惹恼了他们怕不得就有灭门之灾。况且这天下初定,天地会红花会等一系列帮会明目张胆的在造反闹事,而朝廷便是对付他们都顾不上来。所以对于张诚这样的小事情更是没谁在意。

官府的人不在意,但是在江湖上张诚却火了。在当时的官道上,人群中自然是有江湖人的。他们当时虽然不便于现身,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将这件事情传到江湖中。对于读书人那些江湖人大多都是看不惯的,所以张诚做的这件事,在他们眼里就是出了口恶气。

不过张诚的名号他们也不知道,但是那些江湖人却给了张诚一个响亮的名头叫做青衣儒圣。之所以叫做青衣是因为当时的张诚穿的就是一件青色长衫,而儒圣则是在嘲笑读书人的祖师爷。

在这个时代赶路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的事,哪怕是有毛驴代步张诚他们赶到京郊的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每当想起后世的火车轮船,张诚就不得不称赞科技的强大。

赶了一个多月的路便是以张诚的精力也觉得有些疲惫,至于小草在这些日子人都变得沉默了些。

眼看着京师在望,张诚倒是将速度放缓了下来。一来是为了恢复一些元气,二来则是打探一些京师最近发生的动向。

这些天张诚他们每天就走个二三十里路,剩下的时间多在客栈和路边的茶摊喝茶。小草在缓了两天之后倒是恢复了生机,又开始变得活跃了起来。

京师向来是天下的的繁华之地。这里是一个国家的心脏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北京作为三代的都城已经形成了它繁荣的底蕴。

改朝换代,京师自然会经过一轮清洗。现在的京师和前朝的京师已然不同。曾经的王公贵族已经逃的逃死的死,现在的京城是旗人的天下。在武力夺取了政权之后大清的皇帝就将他的部族全部迁徙到了北京。

那些八旗弟子的责任并不是生产,而是武力震慑。所以他们的吃喝拉撒全部压在了汉人的身上,除了那些包衣奴才为他们在全国各地筹集粮草之外。外城的商贾还供给着他们的生活度用。可以说整个京城就是一个全权为旗人服务的所在。

旗人聚在这里所以这里就是天然存在纷争的地方。那些三教九流都怀着自己的目的聚在这里。所以虽然明面上大清控制一切,但私底下的纷争却从未断绝。

张诚现在所在的茶棚里面就有一些江湖人。张诚之所以能够一眼看清,是因为他们穿着和京城这边的全然不同,而且他们神情倨傲,身边还带着明晃晃的刀剑。

其实张诚有时候也想不通,他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傻,还是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就是明显的靶子么,若是怀有目的,最先要会做的不应该是为装么。这样明晃晃的模样,尚未施行怕是就已经奠定了失败的种子。

张诚和小草现在就将自己的模样专门做过了一些改变。现在的张诚全然一副士子的摸样。那怕这已经到了深秋,张诚也依旧拿着一把象征风雅的扇子。他的头上戴了一顶瓜皮帽,这样就完全将他前额的头发完全的遮住了。在进城的时候士子会查自身所带的文契,但是在这京郊却还用不着。在这里一般看人只能从言谈举止上面看,恰好张诚在多了几百年的现代呆过所以在言谈举止中自然异于常人,所以这两天下来在人流中间他的士子的身份已然坐实。

张诚从那几个江湖人的言谈举止中间已经知道了那些人来自沐王府,看到那些人中间的两个在张诚看来还是小姑娘的女子,张诚更是吐槽不已。难道这些人真的以为这是来游山玩水的?

张诚在这边默默的观察,而沐王府的那些人却没有丝毫的察觉。看到这摸样,张诚甚至觉得这就是一伙子满清的奸细,否则这些人是如何能够混到皇宫中间?很可能有些人就是想放他们进去然后查清楚这京师有多少反清的势力。

“人们都说这京师防备森严,但是在我看来不过尔尔。这些不知道什么边角旮瘩里跑出来的几个人也能在这里大放厥词。若我是这京师的九门提督,必然将手下这些酒囊饭袋统统清扫一遍。否则就靠这这些人,怕是反贼都能够混到紫禁城里面去了。”张诚突然对周边坐着的一个士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