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全部就位(1 / 2)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李致远来婺源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好这个婺源知县的,最重要的还是招兵练兵,迅速崛起,他当知县所做的一切都必须首先为这个目的服务。

现在武器已经到手了,兵也开始招了,最多三日,大概就能招满两千人。

按原本的历史进度,张献忠大概下个月中旬就会东进江西,而左良玉在九江按兵不动,江西总督吕大器手下就没多少兵,他又指挥不动左良玉,到时候对江南的震动可想而知。

南直隶那边也没多少能打的兵,况且江南如今是大明朝最为重要的财赋重地,绝不容有失。

史可法等人根本不敢将兵力都一股脑的派到江西前线去,那时候像李致远这种小鱼小虾的机会也就来了。

满打满算李致远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打算尽快搬到城西军营去,和士兵们同吃同住,来个为期一个月的魔鬼式军训。

至于知县的本职工作,例如像坐堂断案、劝农、恤孤、征收钱粮等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他只能尽量分配给田四喜、黄主簿等人,让他们代为处理。

只要指明自己的办事方针,大的方向没有偏差,其他的细枝末节就由得他们去折腾了。

至于汪家和汪县丞,还得自己慢慢来收拾,刚给他们送了个“瘟神”过去,估计能让他们头痛好几天,不过田四喜这个老奸巨猾的“耗子精”倒是挺适合坑人整人的,对付汪家这事可以暂且交给他。

李致远开始将自己离开后县衙的工作安排分门别类,详细地书于纸上。

实际上婺源之前就一直没有知县,大家按部就班,勉强也能维持运作,李致远只是希望官府今后能尽量按照自己给明的方向办事,别对老百姓搜刮的太厉害。

要县衙按照李致远所指明的方向办事,那么就必须先整顿胥吏。

首先最需要整顿的就是“户房”,主要是在钱粮征收方面作弊,对老百姓危害极大,比如户房一些书吏公然向粮长多收,上交时则少交,在钱粮报销方面,也是冒销严重。

其次是刑房、兵房,很多书吏作弊弄奸,行径恶劣,在民间手眼通天,老百姓打官司必强行索贿,甚至颠倒黑白,使受害者有冤无处伸。

对于胥吏,今后一是要严厉考核,有作恶违法的,查出来从重处置,二是裁汰冗员,主要是指衙门冗役,三是实名点卯,四是防微杜渐,堵塞漏洞,五是尽量少用差役,少一人民间就少一害。

李致远有一群拿刀的兵在后面盯着,他们再怎么也会收敛一二,不敢过于胡作非为。

这两天李致远除了到了饭点会回县衙后宅吃饭、到了深夜回去睡觉以外,其余时间几乎一直待在衙门三堂内办公。

他参考后世经验结合如今实情,将如何整顿胥吏、如何收粮征税、如何审理案件等关系老百姓民生大计的紧要之事全部详尽地列了出来,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矩,以及违反之后受何处罚也全部写明。

今后必须严格地照规矩办事,李致远将会派出专人进行监督,如有违反,无论是谁,必从重惩处。

至于招兵一事,在黄志义和田四喜二人的张罗之下,进行的极快,至九月初六下午李致远整理好县衙以后的办事章程之时,黄、田二人已经喜滋滋地前来报捷了。

“启禀县尊,在下官和田先生通力合作之下,幸不辱命,如今已经招满两千青壮,共计两千零七十一名。”

“由下官和田先生严格把关,周大壮带人协助,下官保证所选之人个个都能令县尊满意。”

“这两千余青壮皆是身体康健、年轻力壮,约有一半出自婺源本地,主要是无地或少地的贫苦佃户以及矿山矿场的矿工、苦力,绝大多数都是小姓小户的贫民。”

“一半来自外地,有江西湖广前来避难者,也有婺源附近几县听闻而赶来的贫民,下官多选来历较为清楚有相识相熟作保者。”

李致远听了黄志义的汇报,颔首赞许道:“黄主簿和田先生这事办的不错,又快又好,本客各一半,即能保证婺源本地百姓不受士卒侵害,又避免队伍过于本地化,本官先为二位记上一功,日后必有重赏。”

二人喜滋滋地抱拳拜道:“多谢县尊嘉奖。”

李致远道:“既然士卒、军器皆已完备,那本官明日即搬入城西军营,与这两千弟兄同吃同住,严训一月。”

田四喜明知故问道:“若县尊不在,那县衙诸多事务,如何处理?”

李致远看了他一眼,笑道:“那自然就要辛苦田先生和黄主簿了。”

“二位足智多谋,心思缜密,合伙办起事情来也是相得益彰,只要二位好好配合汪县丞,又有什么事情是你们三人办不好的呢?”

想到被自己坑了一把的汪县丞,李致远强忍着笑意道:“对了,汪县丞最近在忙何事啊?”

黄志义被汪承宣欺压了好几年,如今看到他被新知县整的够呛,心里终于出了口恶气,有些幸灾乐祸道:“汪县丞现在忙着呢,忙着陪同那位丁千总,唉,身子都有些消减了。”

李致远差点笑出声来,道:“怎么,那位丁千总还没走?”

黄志义道:“没呢,想来是汪家和汪县丞太热情了,盛情款待的让人家丁千总乐不思蜀喽!”

这回汪家真是吃大亏了,三四百当兵的人吃马嚼,不伺候舒服了还不行,当兵的大刀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两天得花他汪家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

李致远忍住笑意,严肃道:“汪员外不愧是婺源首富,不仅是首富,还是首善,如此心系朝廷,体恤官府财力有限,自愿承担起接待远道而来的客军,实乃我婺源士绅富商之典范。”

“你们要多多宣传汪员外之义举,号召婺源士绅富商向其学习,若都如汪员外这般为官府分忧,我大明官军又怎会粮饷不济,朝廷又怎会财政困难呢?”

李致远想了想道:“这样吧,黄主簿你擅长公文,就以县衙和本官的名义写个嘉奖的告示,张贴在县衙和城门处吧,让其他士绅富商都好好瞧瞧人家汪员外是怎么做的。”

“哦,对了,汪县丞主动请命,说服其族叔为官府分忧,足以表明汪县丞不为家族私利,一心一意为官府、为百姓办事,也是要嘉奖的,一定要在告示里面点明。”

李致远一本正经道:“本官作为一县之父母官,就必须要赏罚分明,做了好事之人就一定要嘉奖,让其美名远扬,否则又哪有人愿意去做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