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栾红缨血溅宁国府(求追读呀!)(2 / 2)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首页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红楼梦》的缘故,几个女孩子围着身姿高挑的栾红缨,拿着布料上下比划着,似乎也有点儿纠结。

毕竟,她的气质可是很独特的。

见状,王承舟凑了上去,咳嗽一声,“于华同志,要不,还是我来画一个小样儿吧?”

几人一愣,停下议论,看了过来。

徐小芷诧异道:“王秀才,你来真的呀?”

“哥,你别胡闹!”

四丫嘟着嘴,还记恨着刚才的话呢。

倒是于华,见他一脸认真,奇道:“王承舟同志,你真的会画小样儿?”

王承舟点了点头,“确切地说,我会画样式。至于具体的数值,还需要你来裁定。”

“那就很了不起了呀。”

于华有点儿心动了,直接把纸笔递给了他,“好,你来试试。”

“我真的有点儿好奇,咱们平日里穿的不都是一样的款式吗?”

“你还能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来?”

见他来真的,徐小芷忽闪着大眼睛,不说话了。

四丫抵着下巴,歪嘴道:

“哥,提醒伱一下,咱只有十二尺的棉布,可没有什么绫罗绸缎。”

“你要是想画出书本里描绘的衣服,还是省省吧。”

“于华姐是来帮忙的,你别为难人家。”

听着阴阳怪气的调子,王承舟不由得瞪了她一眼,懒得搭理她。

而是提着笔,随手就画了起来。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就像中药一样,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衣着上的智慧。

王承舟翻阅古籍的时候,可是见过不少优美的服饰,用料简单,线条流畅,仪态舒展。

当然,那肯定不是从画本《金瓶梅》里看来的!

明制汉服之中,就有一种圆领对襟短衫,裁剪简单,轻薄透气。

风格与时下的衣着截然不同。

袖子略长,盖住半个手面,可以很好地遮阳防晒;衣摆略短,腰线往上开出短岔,有利于清凉透风。

对襟省去了衣扣,用丝绦系起。

圆领简单,只是加厚缝了个边儿,露出整个脖颈。

看起来简单自然,还有股飘逸之风。

几个女同志围在身旁,随着他的笔画,眸子渐渐瞪大。

脸上满是惊艳之色。

即便是懵懂无知的栾红缨,也不由得一阵心动。

“还能有这样的衣服?”

于华彻底惊到了,双手拿起画纸,好一阵儿端详,“这……好像比制作衬衫还要省料子。”

“何止是简单!”

徐小芷俏脸儿绯红,激动得跃跃欲试,“这样的衣服,拿到城里,肯定能够大卖的。”

“可惜……”

“王秀才,没看出来,除了医术,你还懂得这个。”

这丫头,本能的就想到了挣钱。

其实,她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两年之后,1980年,国内引进了第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从而,引发了一场蛤蟆镜、喇叭裤的热潮。

小商小贩借此发了一笔财,更是有不少成衣工厂,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没办法,实在是百年浩荡,让很多国人失去了文化自信,精神生活太过匮乏了。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不少年轻人从老祖宗的遗产里,翻出了民族服饰之美,掀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汉服热潮呢?

扯得有点儿远了……

几个女同志一下子来了兴致,再也没有一丝一毫轻视的意思了。

见他停下来,急道:“下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