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种幻想被现实无情的击碎,自己又年老体衰,心灰意冷之下,罢官辞相的念头便不可遏制的生长起来。
只是,他为何非要约见自己呢?
李重俊无法得知,张柬之的真实想法。
因为张柬之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何想要约见卫王。
夜已经很深了。
张柬之坐在书房内,借着明亮的烛火,津津有味地读着《蜀书》。
自从心中放下名垂青史的执念后,他的心情意外地变得通透了许多。
再以旁观人的角度,回顾自己的一生,前半生过的蹉跎,后半生过的跌宕起伏。
能以八十岁的高龄,一举光复李唐,斑斑史册之上,便少不了他的名字。
遗憾的是未遇明君,自己想要革新大唐、缔造盛世的宏伟愿望,终究还是落了空。
正如诸葛丞相那般,苦心孤诣匡扶汉室,可惜天不假年,最终只能含愿而终。
“张公,卫王殿下到了。”
随着敲门声,薛季昶推门而入,将李重俊请入书房。
张柬之放下《蜀书》,抬头望向站在门口的英俊青年。
气息内敛,双眸幽深,没有丝毫浮躁之色。
李重俊站在原地,任凭张柬之打量。
对于这位老人的审视,他没有感到丝毫不悦。老人值得自己的尊敬,李唐皇族都欠他一个恩情。
“晚生见过张公。”李重俊率先开口,执后辈之礼。
“卫王殿下,果真天纵英才。”张柬之油然赞叹。
书房的门,无声地关上了。
薛季昶悄悄退了出去,他没走远,而是守在距离书房三丈之外,防止外人打扰。
“殿下可有读过《三国志》?”张柬之指着手中的《蜀书》问道。
“您是想问,晚生对诸葛丞相的看法吗?”
李重俊瞟见他手上《蜀书》中的一行字,正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张柬之欣慰一笑,点点头:“殿下睿智。您是怎么评价诸葛丞相?”
李重俊沉思。
与这些政治老手交谈,永远不会得到他们明确的话语。
他们会想方设法,用各种事、物或者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就如现在的张柬之。
嘴上问的是诸葛丞相,实际却是在暗指与阿斗相对的当今天子。
亲小人,远贤臣。
是诸葛丞相对阿斗的期望,又何尝不是张柬之对当今天子的期望。
他沉吟片刻,道:“我用一首诗来形容诸葛丞相,您可愿听?”
“洗耳恭听!”张柬之眼前一亮,聚精会神地盯着李重俊。
李重俊缓缓开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这一句评价,很中肯,张柬之点点头,虽然没有期待那么高,但也难得。
面对张柬之略微失望的眼神,李重俊吟诵出下一句诗。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句诗,像是一道闪电,不偏不倚劈在了张柬之心头。
他苦笑一声。
殿下这是在暗指他,心中遗恨没有及时除掉武三思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