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李冲就疾步进殿参拜:“南部尚书,散骑常侍,给事中,陇西公臣冲参见陛下,伏愿陛下万岁”
“尚书请起,孤居丧无事不见外臣,尚书此来何以教孤”给李冲指了个矮几,张瑁又给矮几垫上垫子。
李冲是陇西人,开始做过中书学博士,今上初以秘书中散起家,太后生前很欣赏他。李冲得到皇帝,太后赏识,也时时刻刻尽忠职守,对职事也非常尽心,为臣深得一个“密”字,跟太后,皇帝说过的话从来都不会向外人提及,因此得为朝廷倚重。任中书令的时候常跟随在皇帝身边,皇帝很敬重他,没有按制称呼他的姓名,而是称呼官位,这种待遇可有很少的近臣和诸王还能有的。
李冲微坐好后道:“陛下,主客曹来报,南朝萧颐使者散骑常侍裴昭明,副使散骑侍郎谢竣已经到了国宾馆。”
“可上了国书?”
“尚未知。臣已经派了本部给事中前往咨询其事。”
皇帝沉默了一下问道:“尚书观萧颐意如何?今年四月间,孤以邢产,苏连为使使南朝,萧颐颇轻刑,苏,谓为我国无人,又因为送去的马匹不合他的心意而责难了我使者。现在又派遣使者来聘,其意何在?”
“臣妄自揣测,其一,还是为了易马,南朝与我朝互使以来,每次来京邑,都会要求多卖些马匹,今年必然不会例外。其二,当是为了荆州山蛮之事,荆州山蛮因不堪南朝征调兵役赋税,苦不堪言,南朝不自己反思苛政,反倒责怪我朝义行,当真殊为无理。其三,今岁南朝伪巴东王、荆州刺史萧子响倡逆。八月间萧颐集兵讨击子响,我兵为防伪朝名为讨响,实侵大魏,不得不大集军士边境严防,萧颐想来是害怕陛下有南伐之意,这才派遣使者前来一探究竟。”
“我今国丧,何以……”说到这里,孝文帝不再说了,想起来,太后驾崩事发给南朝的讣告使者现在可能刚刚过了南兖州,南朝未必知道这件事。
“尚书可先探其意。还有,昔年我使者李彪往建康往吊萧道成,今我国太后新丧,他们就算没得到制书,也不应当失礼于太后。这件事李卿要亲自说。”
国宾馆,位于皇城东南,是用来招待各国使者的机构。如果按照这些与北魏建立官方联系的国家对北魏的重要性来排位的话,南齐排在第一,高丽排第二。南齐是唯一一个可以与皇魏对等强国,这一点平城上下都心理清楚,所以南齐使者住的也是国宾馆最好的地方。
就在李冲于太和殿召对的时候,南齐的主使裴昭明和副使谢竣也在国宾馆中讨论着这次北使的事。
说起来这次出使是裴昭明第二次来平城了,只是上次是盛夏到的平城,不比此时严寒凛冽,想起路途中的种种困难,水陆难通,饮食不便,裴昭明不禁握了握开裂的手,然后用铁钎拨动着碳火。看着忽明忽暗的碳火,想起临行时皇帝的吩咐,不禁叹了口气。
自从永明初以来与北朝结好,至今已经七八年了,这些年虽然偶有龌蹉和争端,但是南北两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使者间的往来也几乎每年都有,可以说是少有的和平岁月。
皇帝此次派他来北朝,主要还是继续前好和亲之意。南齐立国虽然已经有了十余年,但是立国根基却依然不深。或者说,功业不足。
南齐不比前朝刘宋,刘宋开国之君武帝刘裕以寒贫之身,不介尺土,灭桓玄,平卢循,北伐燕秦,俘杀其君长,又再定蜀土,其武功之盛永嘉南渡以来所未有,大涨国家士气。又因为刘裕在内战之中次第消灭刘毅等北府同僚和其他各州方镇,使他得以将自己的意志传达到每个地方,这也是以前没人能办到的。种种功业给了刘裕以极大声望,禅代之时也可以说是顺天应人了。而南齐高祖萧道成虽然颇有微功,但其功业不著,以政变弑君而进位,欺人孤儿寡母,禅代之后阴杀旧主,得国不正。凡此种种莫不为人侧目。
正是因为这些顾虑,萧颐害怕长期与北朝作战,若能战胜还好,但是自前朝元嘉末北伐大败以后,北强南弱之局已定,又经过泰始年间丢失青齐,使得南朝势力更加衰减,鉴于此,长期与北朝发生战争,一则朝廷战败的可能性不小,二则势必要导致朝廷不断的分丹杨台兵于外姓能者守卫各地,外姓壮大进而反攻朝廷的可能性很可能再现,以至于萧氏势力渐衰,走上刘宋的老路。这些都不能不让萧颐担忧,所以自从他继位以来,力求与北朝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