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国策第一(1 / 2)战国第八雄之公子羽首页

十册竹简在傅老面前缓缓摊开,要论一个排名,傅老肯定是要全过一遍的。

仲三子、公孙槐以及那名官吏子弟的国策论被拜访在最前面,在傅老的心中这三册最为突出,应该是前三甲之策。

其后是公孙郁,而后才是那名法家弟子,卫冄的则在另一名官吏子弟之后,司马熹要胜于公子器,最后才是公子羽。

当傅老的目光移动到公子羽的竹简时,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像似竹简的字迹过于潦草,只有拿在眼前才能识别一般。

傅老足足看了有一刻钟的时间,最后才放了下来。

“傅老,公子羽不善此道,还请傅老宽心!”公叔牧怕傅老见了这不堪入眼的竹简而大怒,先打了一剂强心剂道。

傅老没有理会公叔牧,目光仍然停留在竹简之上。

武公狐疑道:“傅老,莫非羽儿的国策有不妥之处?”

傅老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震撼,意味深长的对武公点了点头。不过他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对季陀道:“请内司马大人置案!”

季陀微笑点头,命人搬来了一张桌案。案上有竹条和毛笔。

傅老放下手中专门用于批注的短毫,提笔开始抄录起来。公叔牧和武公越有不解,自顾上前查看。

笔挥墨留,一行行清晰的中山文出现在眼前。

疑惑随着字数的增多在慢慢消散,随即是震惊。

当公子羽竹简上的字被抄录完毕,再看公孙牧和武公时,这二人已张大了嘴巴,心情百感交集间,竟然难说一语。

许久之后,公叔牧才长叹道:“公子羽……公子羽大才啊!”

武公则是由震惊变成了狂喜,舐犊之态再未加丝毫的掩饰。

……

传榜之处在宫城外的城门处,今日是传榜排名之时,任用的人数会在今日公布。任用的人数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是根据诸多因素作为考量的,比如官职虚待的数量、国策论的质量等等。

上榜之后,也不是铁定的官职。榜上有名则,需要进行为期一月的实地勘察,一月之后,还需写下实地论,之后外四宫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官职。

而入围的前十人则是不同,在明日的辩礼之后,国主会直接封予官职。

当然,看热闹的最终还是看入围的这前十人。

一名官吏手拿着一张黄布,黄布上是三十二名入选的学子。

黄布一张,人群中有的欢呼之声,有喜悦道喜之声,更多的还是叹息声。

这种场景还真有点像后世的科考张榜,一家欢喜一家愁。唯有不同的是,尚未入选的人远没有科考落榜的人怨气重。特别是从别国赶来的学子,毕竟这只是中山国,能任用便皆大欢喜,不能任用也不必沮丧。俗话说得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山之外还有数十国呢,真有学问还愁找不到地方入仕吗?

“器弟,三子,此榜皆无二人之名,想来必是在入围的青榜之上吧?!”公子潜笑道。

公子器闻言,略显愁容,而仲三子则是一副想当然的模样。

公子潜把二人的神情收入眼中,先是对仲三子的自信有些震撼,而后才安慰公子器道:“器弟不必忧愁,汝乃公族子弟,何故如此啊?公子羽那厮不是也不见入榜?你看他现在还一副得意之色,你何必为此担忧呢?”

公子器瞥了一眼在人群外围的公子羽,见其微微点头的模样,不禁有些自愧不如。

难道他有把握上榜,我就没有吗?

公子器心情稍定,很快一个拿着青榜的侍卫走来过来,由下而上,张贴青榜。

中山国崇山,青木色是中山国最尊贵的颜色,就和后世的黄色一样。

所以在中山国青榜是要高于黄榜的。

随着侍卫的手往上移,青榜十人最后一人的浮现在人们眼前。

公子器。

“恭喜公子,入围!”他三人带来的仆从立马躬身道贺。

人群之中立刻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公子器能上榜,或多或少是因为他身份的缘故,但起码得本事还是有点的。

“恭喜公子器!”一些同为儒家学子的同窗也前来道贺。

“哎呀!恭喜器弟,荣登青榜,明日之后,器弟便是我中山国的栋梁了!”公子潜虽然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是想想也还能平衡,毕竟公子器外出游学数年,不像他在顾城浪荡了数年。

公子器之上,出现了司马熹三个字。

在场的人,有很多都还不认识司马熹的。只听人群之中传来一声轻叹,只见一半人高的孩童扒开众人,缓缓离去。

见他少年轻叹的模样,很是可爱,让人不禁多看了两眼。

忽而有人回过神来,惊呼道:“司马熹难道就是这个孩童?”

“司马熹!司马熹!原来司马熹真的只有十岁,真是神童啊!”有人想起了参加辩礼大典三百人中的一个特例。

那么就是十岁神童司马熹。

十岁能入青榜,真是让人自惭形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