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都大捷(五)(1 / 2)天启帝首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成都大捷五

朱由检的平安归来,令城内的文武百官十分振奋,在见过蜀王之后,朱由检对众人讲道:“叛军内部现已分崩离析,上下猜忌,不能同欲。叛军士卒经过四五日的松懈,已然没了斗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只待明日一早朝廷平叛大军赶到,我们便可里应外合,歼灭城外的敌寇。”

经过叛军内部的一遭经离,朱由检此时的心性已然老成,即便是在蜀王、朱燮元等人面前,也是拿捏着发号施令的强调开口讲话,却也不会招致众人的反感,反而觉得心悦诚服。

又讲了一番激励人心的话之后,朱由检命令孙旭速速返回孙承宗的大营,告知孙承宗歼灭叛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希望孙承宗能够依照之前的计策,在第五日黎明发起进攻。

见天色已晚,蜀王邀请朱由检下榻蜀王宫,朱由检在敌营潜伏了数日,吃住都提心吊胆,现在终于回到自己的主场,便戒备松懈,欣然接受了蜀王的邀请。

反观奢寅的营寨,在奢寅睡下以后,军营内可谓是群龙无首,诸将都凑到一块,窃窃私语。樊龙之死可谓是寒了许多老部将的心。他们跟樊龙一样,都是追随奢寅多年的将领,对奢寅忠心耿耿,曾经替奢氏部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再怎么着,他们的功劳也比不过樊龙,既然功劳、苦劳更盛樊龙,可是也不比樊龙跟奢寅更亲近,毕竟樊龙可是娶了奢崇明的女儿,奢寅的妹子的人啊。可即便是如此亲近的人,奢寅说杀就杀,这如何不令这些“老人”们感到齿冷?

可不待他们从樊龙之死的震惊中缓过神来,那便又传来,军师奉命斩杀了李彤的消息。李彤是谁?那也是为奢氏部落立过功,流过血的“老将”啦。更为重要的是,奢寅杀他的理由竟然是因为李彤杀死了樊龙!

樊龙不是你奢寅让杀的吗?

怎么到头来全部责怪到他李彤身上了?

奢寅这种两面三刀,兔死狗烹的行为,更是令诸将心寒。

一个将领嚷道:“我看殿下是被军师给迷惑了!军师没来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大家伙一团和气,可自打军师来了以后,咱们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是啊,樊龙跟李彤的死,背后都有军师的影子!想来定是军师暗中捣鬼!”另一个将领附和道。

“走!找军师理论去。”

一个将领气不过,拔出腰刀,就要直闯朱由检曾经的营帐。

当然,鲁莽的人只在少数,特别是在现如今风声鹤唳的敏感时期,叛军诸将一个个提心吊胆,那里肯让他胡来,便将此人死死摁住。

最先开口的那个将领嚷道:“不行!且不说军师有一身古怪的本事,就单说殿下对他百般宠信这一点儿来说,咱们就不能那他怎么样。”

那个鲁莽的将领怒道:“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祸害咱们大家伙?”

“不!咱们还是稳妥些,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传回重庆,告知梁王!我还就不信了,难道连梁王也治不了他?”

此言一出,诸将纷纷附和,“殿下总不能违背梁王的意思,只要梁王下令诛杀军师,就是殿下也不能袒护!”

“那么咱们众人都要把名字签上去,好让梁王明白咱们前线将领的心意!”

“好!”

“就这么干!”

叛军诸将唤来一两个识字的夫子,让夫子们写信控诉奢寅在前线的胡作非为,然后又着重将军师祸乱全军的事情写了出来。信写完之后,叛军诸将一个个咬破拇指,在信上摁下手印。准备妥当之后,诸将选出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贴身保管着这封信,连夜往成都告状去了。

……

第五日黎明,由于一连数日没有作战任务,叛军上至将领,下至戍卒都军纪涣散,虽然也照例布置了守夜任务,但后半夜的时候守夜的士兵们大都抵不过瞌睡,昏昏欲睡。就当整座叛军营寨陷入酣睡的时候,孙承宗已经布置新军悄悄地从叛军后方将叛军营寨包围起来。因为叛军还在熟睡,所以直到孙承宗布置新军形成口袋阵,将叛军整个包围住,叛军竟然都没有丝毫察觉。

孙承宗传令枪炮师炮营将士在附近山上搭建佛郎机炮阵地,又命令枪炮师神机营将士跟外师的2000名泰西人火枪兵参战,他们混同步骑师兵车营组建了一层防御阵地。之所以这么布置,是因为孙承宗压根没打算令外师跟枪炮师的士卒担任主攻。在孙承宗看来,明军之所以是百战百捷的王师,就在于火器之利!皇帝费尽心思打造了这么一支初具规模的火器部队,在孙承宗看来是十分了不起的,他始终将这支火器部队当宝贝看待,不忍心让他们担任主攻,声控产生损失,难以同皇帝交待。

所以孙承宗将主攻任务交给了新军步骑师重骑营的数千骑兵。

待山上的佛郎机炮兵阵地搭建完毕以后,孙承宗见叛军营寨仍旧一片安静,不由得摇了摇头,“军纪如此涣散,警惕如此之差,上不足与塞外羊群并肩,又岂能抵挡朝廷的王师?”话音落下,孙承宗授予诸将令旗,发布了歼灭叛军的作战任务。

董斌是孙元化的老乡,跟孙元化不一样,董斌打小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更是由于他是匠籍臣民,一生只能做工匠,而不能入朝为官,所以早早便辍了学,跟随家里的长辈,研究起了火器。他们家从太祖朝起就是生产火器的工匠,这几百年累积下来,董斌家的火器制作工艺可谓是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就连孙元化也对他赞不绝口。

孙元化直到董斌素有大志,否则也不会偷偷的跟随他读书,所以当孙元化得到皇帝赏识之后,便向朝廷皇帝举荐了董斌担任炮营的参将官。

而此刻在山上布置佛郎机炮兵阵地的明军将官就是董斌。

一只哨骑快马奔来,将董斌出示了手中的令旗,董斌接令,下令炮营朝山下叛军阵地开炮。佛郎机炮是后膛装弹,有效射程大概在500米左右,不过被架在山上,居高临下,佛郎机炮的杀伤范围应该超过600米,正好覆盖了大半个叛军营寨。

新军的所有火炮都被集中在炮营,即便是外师亦或是神机营也没有装备火炮,在新军体制内,要求每一兵种都精益求精,所以炮营只负责火炮作战,而外师跟神机营则只负责火铳作战,二者相辅相成,但不允许相互交叉。

不知孙承宗重视火器,皇帝对火器更为重视,所以3000人的炮营装备了超过800门佛郎机火炮,作为整个明帝国装备数量最多的火炮种类,佛郎机炮自然由他备受将士青睐的优点,譬如小巧轻便,约莫只有300多斤,跟动辄数千斤的红夷大炮相比,佛郎机炮更适合机动作战,所以明军的野战军边军、京营都对佛郎机炮的重视程度高于任何一种火炮。另外一点就是佛郎机火炮的发射速率较高,因为佛郎机炮可以配备5到9枚“子铳”,也就是炮弹的意思。在明朝,世界范围类都没有研制出子弹、炮弹一类的装备,火绳枪或者各类火炮装填弹药,还需要分别充填火药跟弹丸,这无疑极大增加了装填弹药的难度。但是研究出“子铳”的佛郎机火炮等于是装备了5到9枚便携式的炮弹,所以开炮的效率就很高。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糟糕的锻造技术,在连续开炮5到9次之后,佛郎机炮的铜制炮身很有可能因为高温而炸膛,所以明军一般因为安全考虑只装备5枚“子铳”,是5枚而不是9枚的原因是,军械局跟兵仗局的那帮官僚们贪污了朝廷的饷银,在佛郎机火炮的制作材料上以次充好,所以明朝的佛郎机火炮大概是这个时代制造最粗糙的佛郎机炮了。

即便是皇帝一手打造的新军,即便是令孙元化镇守在军械局跟兵仗局,仍旧不能杜绝这种腐败,所以新军佛郎机火炮的开火极限也是5枚“子铳”。

不过用800门佛郎机,4000发“子铳”来对付山下那群睡眼惺忪的叛军似乎绰绰有余!